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学习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小红、芳芳两位同学分别作了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小红在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而芳芳

所做的实验无现象。写出小红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讨论】芳芳同学的试验为什么观察不到有气泡?

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物受到盐酸的质

量影响,稀盐酸过量生成二氧化碳,若盐酸量不足则生成碳酸氢钠;②碳酸氢钠与氯化钙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而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都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实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可能有:①NaHCO3、NaCl、Na2CO3; ②NaHCO3、NaCl;

③NaHCO3、NaCl、HCl。

芳芳同学认为猜想③肯定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确定芳芳同学实验是否生成碳酸氢钠,并证明反应后的产物。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

入足量的________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①正确

B、取步骤A所得上层清液少量,滴加_______溶液。

___________

【实验反思】若用少量的稀盐酸鉴定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发现无气泡冒出,则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对此实验结论,你是否赞同?若不赞同,还需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答案】 Na2CO32HCl2NaClH2OCO2 碳酸氢钠会与盐酸反应 CaCl2 无色酚酞试液(或稀盐酸)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或有气泡产生) 不赞同,因为变质后的碳酸钠与少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也无气泡产生。(或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加入少量的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也无气泡产生。)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实验现象】小红在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而芳芳所做的实验无现象。小红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实验讨论】芳芳同学的试验为什么观察不到有气泡?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物受到盐酸的质

量影响,稀盐酸过量生成二氧化碳,若盐酸量不足则生成碳酸氢钠;②碳酸氢钠与氯化钙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而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都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猜想与假设】实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可能有:①NaHCO3NaClNa2CO3; ②NaHCO3NaCl; ③NaHCO3NaClHCl

芳芳同学认为猜想③肯定不成立,理由是碳酸氢钠会与盐酸反应。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

入足量的CaCl2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①正确

B、取步骤A所得上层清液少

量,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或稀盐酸)溶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或有气泡产产生。

【实验反思】若用少量的稀盐酸鉴定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发现无气泡冒出,则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对此实验结论,你是否赞同?若不赞同,还需说明理由。不赞同,因为变质后的碳酸钠与少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也无气泡产生。(或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加入少量的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也无气泡产生。)

点睛∶本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A.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 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 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常见食品中,呈弱碱性的是:

A. 泡菜(pH 3.2~3.6 ) B. 牛奶(pH 6.3~6.6)

C. 鸡蛋清(pH 7.6~8) D. 苹果(pH 2.9~3.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且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右图是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A为食盐的主要成分,B中含钡元素,D、E的溶液都有颜色,其它溶液都为无色。⑤和⑥为置换反应,其它均为复分解反应。

(1)物质C为_________;D溶液中的阳离子为_______

(2)B转化为A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含有硫酸的硫酸镁溶液转变为中性溶液,在没有任何指示剂的条件下,可选用:

A. NaOH B. Mg

C. Ba(OH)2 D. B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列各物质中均含有N元素,在这些物质中N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一种是

A.KNO3 B.NH4Cl C.N2 D.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 B. 干冰升华 C. 光合作用 D. 食物消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烟气脱硫是目前控制燃煤的重要途径.如钠碱循环法是利用亚硫酸钠(Na2SO3)溶液脱除烟气中的SO3,生成亚硫酸氢钠(NaH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

①途径一: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该过程只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②途径二:将CO2转化为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填标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端导入。

(3)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

① 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中D装置 ② 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过程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析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