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O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O0g水的烧杯中,a中有固体剩余,那么得到的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中完全溶解,那么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升温到50℃时,a和b中均没有固体剩余,a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正确。由甲图可知,20℃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故M表示的是a的溶解度曲线,N表示的是b的溶解度曲线,A错误;20℃时,b完全溶解,说明此时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溶质质量分数,B错误;30℃时a、b的溶解度相等,那么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O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硫在常温下是一种溶于水的气体且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会与空气反应。现要收集一瓶二氧化硫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原创】①纯碱、②铜丝、③食醋、④熟石灰、⑤水、⑥金刚石,6种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A碱:①④ B氧化物:⑤

C单质:②⑤⑥ D有机物:①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的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分别是由H、O、S、Na、Ca、Cu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其中B、E是氧化物,E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2:3;C、F、H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G的溶液呈蓝色。图中的“—”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写出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和H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C→B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根据如图所示信息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焦炭还原氧化铜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B.CO2的过量排放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C.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活泼

D.CO和CO2都是大气污染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使用可以部分解决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

B.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分解成焦炭、煤焦油、汽油等物质

C.地球表面约96.5%被水覆盖

D.地壳和海洋中的金属资源储量无限,而且可再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

1完成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3H2ONaClO3+3________↑

2II中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的KClO3的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写出母液中所有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图装轩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②中有现象,但该现象不能作为判断①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依据的是___________。

选项

①中实验

②中现象

A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伸入试管内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加热铜丝

伸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D

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

酚酞溶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猜测】

猜想1

猜想2

猜想3

只有CO

只有

含有CO和CO2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依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1)观察到 装置(填序号)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

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

②E装置中出现 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测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问题讨论】

(1)B装置的作用是 ;D装置的作用是

(2)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