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苏州博物馆启用了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 下列有关氮气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

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

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通常状况下氮气难溶于水,错误,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正确,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正确,D氮气不能供给呼吸,故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正确,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上海市】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C.外出时佩戴反雾霾口罩 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

l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大气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使用清洁能源 B.燃放烟花爆竹 C.植树造林 D.提倡绿色出行

2为了保护大气,2011年11月在我国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基本监控项目增设了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限值,与该监测项目有关的是

A.二氧化氮 B.一氧化碳 C.PM2.5 D.臭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各化学实验。

①检验装置B的气密性操作:_____

②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药品加热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通常情况下,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若要制取一瓶甲烷,可选用的装置有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如果选用F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③若选用装置B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设计装置B时使用仪器d的目的是_____

④若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从左至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2)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自己使用的某品牌牙膏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

①牙膏的成分有活性物质、摩擦剂、保持牙膏湿润的甘油等物质。

②常用的牙膏摩擦剂的主要成分有CaCO3、Al(OH)3、SiO2

③牙膏除了碳酸钙以外,其他物质均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④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Al(OH)3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偏铝酸钠和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可以发生中和反应。

⑤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表:

物质

Al(OH)3

NaAlO2

AlCl3

溶解性

不溶

该品牌牙膏含有上述摩擦剂中的两种成分,为探究摩擦剂的组成,化学兴趣小组取适量该牙膏加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该牙膏中的摩擦剂。

【提出猜想】

猜想1:摩擦剂的成分为Al(OH)3和CaCO3

猜想2:摩擦剂的成分为_____

猜想3:摩擦剂的成分为SiO2和Al(OH)3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预期实验结论

组装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取少量摩擦剂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

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石灰水变混浊

则猜想1成立

锥形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摩擦剂部分溶解

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则猜想3成立

【实验结论】经过实验验证,猜想1成立。

【实验反思】同学们为进一步确认摩擦剂中含有氢氧化铝,先在少量牙膏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再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依据该现象可以判断摩擦剂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淡水资源取之不尽,无需节约 B.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对水体无污染 D.矿泉水中只含有水分子,不含其他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安徽省】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尾气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溶于水成为氢硫酸(H2S),目前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并且可以制得工业产品硫化钠固体(硫化钠可溶于水)。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系列操作中含有过滤这一操作 B. 可用石蕊试液测定氢硫酸溶液的酸碱度

C. 终产品硫化钠的化学式为Na2S D. 吸收塔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使用的镁条表面呈黑色。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1)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碱式碳酸镁、带结晶水的碳酸镁以及氢氧化镁等。

(2)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和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取右图装置5个进行如下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

再加入2 mL浓硫酸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2

加入2 mL 10%NaOH浓溶液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3

先加入2 mL浓硫酸

再通入约4 mL 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4

先加入4 mL饱和Na2SO3溶液

再充满CO2

镁条第5天有极少量变黑

后来变黑面积没有增大

5

先加入2 mL蒸馏水

再通入约4 mL CO2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

至第20天全部变黑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4中,Na2SO3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两个实验__________(填编号)可得出镁条表面变黑一定与CO2有关;

(4)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13.5克固体物质时,如果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此时的操作是

A.添加药品 B.减少药品

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 D.把天平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外旋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