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酒精灯
、b
铁架台
铁架台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B
(填序号),收集好的氧气
正放
正放
 (“正放”或“倒放”)实验台上,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3)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收集满了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收集满了

(4)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但对老师提供的一瓶标签模糊的“■■水”产生了争议,小明认为是蒸馏水,小华认为是俗称“双氧水”的过氧化氢溶液.请你帮助他们检验该瓶试剂.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少量的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取少量的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若反应产生气泡
若无现象
若反应产生气泡
若无现象
该液体为双氧水
该液体为蒸馏水
该液体为双氧水
该液体为蒸馏水
(5)小华同学从资料上看到“红砖粉可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中的催化剂”,就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在一支试管中倒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极少量的细小气泡,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能产生极少量的氧气 红砖粉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加入少量红砖粉,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过氧化氢溶液和红砖粉混合能迅速产生氧气.
①在小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对比(或对照等)
对比(或对照等)

②小明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他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比较红砖粉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比较红砖粉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需要证明
红砖粉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红砖粉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分析:(1)据常用仪器回答;
(2)据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故应正放在桌面上,据反应原理书写符号表达式;
(3)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进行判断;
(4)根据过氧化氢的性质设计实验进行判断,常温下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可分解放出氧气,而蒸馏水常温下不能分解;
(5)在验证红砖粉的催化作用时,可设计对比实验,利用对比实验说明红砖粉能加快反应的速度,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解答: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酒精灯、铁架台;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故应正放在桌面上,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2H2O2
 MnO2 
.
 
2H2O+O2↑;
(3)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进行判断;
(4)可取适量无色液体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若有气体产生,则可说明无色液体为双氧水即过氧化氢溶液;
(5)①红砖粉只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所以在设计实验时设计了两个对比实验:一个实验在试管中只放双氧水,双氧水也能分解产生氧气,但产生氧气的速度太慢.第二个实验,在试管中既放双氧水也放红砖粉,能很快的放出氧气;
②为了说明红砖粉在此实验中反应前后的质量保持不变.做了两次称量,目的是比较红砖粉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变化.还需要验证红砖粉在反应后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故答案为:
(1)酒精灯;铁架台;
(2)B;正放;2H2O2
 MnO2 
.
 
2H2O+O2↑;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收集满了;
(4)
作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少量的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若反应产生气泡
若无现象
该液体为双氧水
该液体为蒸馏水
(5)①对比(或对照等);②比较红砖粉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红砖粉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较为全面,尤其是对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的考查,在确定一种物质是催化剂时,不但要确定它能否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还要确定它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只有这两条都不变,才是催化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精英家教网
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b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发生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5)在加热过程中试管发生了炸裂请分析原因(至少写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酒精灯
、b
铁架台
铁架台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A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
催化
催化
作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3)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满了.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满了.

(4).如图F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贮气等用途的装置.
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
b
b
(填“a”或“b”,下同)处导管通入.若要用水将瓶中氢气排出使用,水应从
a
a
处导管进入.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是
A
A
D
D
(填序号).
(6),某同学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时,反应前称的混合物的质量是197g,反应停止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是
149g,试计算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B
(填序号).文字表式: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二氧化锰起
催化
催化
作用,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C或E
C或E
(填序号) 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在管口放置一小团棉花的作用是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装置漏气
装置漏气
;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原因是
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立即收集(合理均可)
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立即收集(合理均可)
;实验结束后先
将导管移出水槽
将导管移出水槽
熄灭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
防止
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
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

(2)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验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收集满了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收集满了

(3)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气体.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则制取并收集甲烷,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A
(填序号),收集装置是
C或D
C或D
(填序号).
(4)若用F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从
b
b
端进入.
(5)若要控制双氧水制氧气的速率,可以将装置B作如下改进
将长颈漏斗换为分液漏斗
将长颈漏斗换为分液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酒精灯
、b
铁架台
铁架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BE
BE
(填标号),其化学反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或CaCO3+2HCl═CaCl2+H2O+CO2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或CaCO3+2HCl═CaCl2+H2O+CO2

(3)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A
(填标号),其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氧气+二氧化锰或2KMnO4
  △  
.
 
K2MnO4+MnO2+O2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氧气+二氧化锰或2KMnO4
  △  
.
 
K2MnO4+MnO2+O2
.用排水法收集时停止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
将导管撤离水槽
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灭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
,其理由是防止水槽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实验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可能的操作原因是
试管内导管口未塞一团棉花
试管内导管口未塞一团棉花
;若实验时用过氧化氢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B
B
.(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4)能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
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
.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判断瓶中已充满氧气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处,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处,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集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酒精灯
、b
铁架台
铁架台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B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
催化
催化
作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
A
A
(填序号),要在试管塞一团棉花,目的是
防止高锰酸钾堵塞导管
防止高锰酸钾堵塞导管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收集氧气时不能用D装置,其原因是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5)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优点是
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
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

(6)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优点是:
收集的氧气干燥
收集的氧气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