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整理知识是学习科学的一个重要方法.
(1)某同学对盐的化学式进行了以下的梳理,则空格中的化学式是FeCl2
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锌氯化亚铁氯化铜
KClCaCl2NaClMgCl2AlCl3ZnCl2CuCl2
反思:根据以上盐中的金属元素的排列,可以得出是依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归纳整理的.
(2)为理解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者之间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绘制了如图.请你在右边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

分析 (1)由表格中的化学式可知:KCl、CaCl2、NaCl、MgCl2、AlCl3、ZnCl2、氯化亚铁、CuCl2;根据以上盐中的金属元素的排列,可知其排列依据;
(2)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者之间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水,氯离子和钠离子存在于水溶液中,故可知图片中要填的答案.

解答 解:(1)正确书写氯化铝的化学式为:AlCl3;由化学式推测,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归纳整理的;
(2)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者反应的微观实质,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水,氯离子和钠离子存在于水溶液中,故可知图片中要填的答案为:H2O,Na+,Cl-
故答案为:(1)FeCl2;金属的活动性;(2)H2O,Na+,Cl-

点评 通过题目中表格中的化学式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培养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酸的化学性质处理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所标示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试管.
(2)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收集装置是D;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的二氧化碳可能不纯净,征得
老师的同意后,他们开展了以下的探究:
【查找资料】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的粉末,遇水后变成蓝色.
【提出问题】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可能含有杂质HCl和水.
【实验探究】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现象    结  论
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变成了蓝色二氧化碳中含有杂质水
硝酸银溶液中产生了白色沉淀二氧化碳中含有杂质氯化氢
【反思与评价】F装置和C装置的位置能不能交换?不能,理由是会干扰二氧化碳中水蒸气的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NH4NO3、CO(NH22、NH4HCO3、NH4Cl都是白色固体,重要的化肥,下列物质能够将尿素从四种物质中鉴别出来的是(  )
A.稀盐酸B.C.氯化钠D.氢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均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加的试剂除去杂质的方法
ANa2SO4溶液(NaOH)过量的稀硫酸搅拌
BNaC1(Na2CO3足量的BaC1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CKC1(KC1O3少量的MnO2加热后冷却
DH2(CO2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洗气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镁、锌、铜、银的化学性质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请根据已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提出问题】镁、锌、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呢?
【制定计划】小实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①镁与盐酸反应   锌与盐酸反应     ②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实验①相同温度下,取表面光亮的金属镁粉.锌片,分别加入到试管中,再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
实验②将洁净的铜丝伸入到硝酸银溶液中.
【交流与讨论】小实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①能得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的实验结论,他的依据是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泡速率比锌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泡速率快;写出②中发生的现象紫红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通过交流大家认为上述实验①有错误,其理由镁和锌在与稀盐酸反应时接触面积不同,可能是镁粉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比锌片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大,所以产生气泡速率快,而不是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
【反思与评价】反思后大家对实验进行了改正和补充,其做法是将镁粉改成与锌片大小相同的镁片,再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中,插入锌片,观察现象;从而证明了四者金属活动性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及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液体加热
B.
氧气验满
C.
点燃酒精灯
D.
闻气体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
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液化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
D.温度计里的汞柱上升,因为原子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
A.①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
B.②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
C.③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固体
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有A、B、C、D、E五种气体,它们分别是氧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对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气体的化学式是CH4
(2)D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3)固态A物质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作制冷剂或人工降雨.
(4)实验室制取C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或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或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