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铁丝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

分析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氧气不能燃烧.
C、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要制取氧气须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会导致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无法测定氧气体积.

解答 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错误;
B、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助燃,但不能燃烧,故错误;
C、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要制取氧气须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正确;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会导致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无法测定氧气体积,所以不能将红磷换成木炭,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记住常见可燃物燃烧的现象,氧气的化学性质,明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须选用可在空气中燃烧、且不能生成气体的物质,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才能正确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请用化学符号完成以下填空:
(1)2个氢原子2H;   
(2)二氧化氮分子NO2
(3)氢氧根OH;     
(4)人体缺乏Zn元素,严重时会得侏儒症;
(5)常用来检验CO2气体的某溶液的溶质Ca(OH)2
(6)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K$\stackrel{+7}{Mn}$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的是(  )
A.CaCO3 石灰石 碳酸钙B.CaO 生石灰 消石灰
C.Ca(OH)2  熟石灰 氢氧化钙D.NaOH 烧碱 苛性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加碘盐B.白酒C.干冰D.铝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分液漏斗.
(2)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O2,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3)H2S是一种无色的气体,能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H2SO4 在常温下发生反应制取
H2S.某同学用F装置来收集并处理H2S.
①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一瓶H2S,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填序号).
②用F装置来收集并处理H2S,说明其具有的性质有BC.
A.密度比空气小   B.密度比空气大  C.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无味、无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指出仪器名称:②酒精灯.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一团棉花.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二氧化锰(填名称),其起催化作用,写出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用集气瓶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c端进入(填“c”或“d”)
(5)实验结束后,有人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装置漏气没有收集到氧气(或反应物的量不够或收集的氧气量不足)(写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的化学式是C;
(2)2个氯离子可表示为2Cl-
(3)Na2CO3和CaCO3中都含有CO32-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D,阴离子的是A,属于稀有气体的原子是B,并根据结构示意图写出相应的粒子符号AF- BNe  CNa  D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小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写出图中的仪器名称:③长颈漏斗,④锥形瓶.
(2)小强想用氯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填字母)收集装置为D,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收集完毕后要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收集后经检验发现氧气中含有少量空气的原因有集气瓶内未装满水(合理均可).
(3)小翔选用B和C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制取气体时,仪器③的下端必须伸入到液面以下;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导管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的原因是便于排尽空气,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满.
(4)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二氧化碳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②实验室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为BC(填字母).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小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各步骤结论
实验一将氯酸钾加热,直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氯酸钾受热直至融化才分解产生氧气,但是时间较长、温度较高.
实验二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将MnO2与KClO3的混合物加热,只需稍微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迅速复燃混合物稍微受热分解迅速产生氧气,
总结: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①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②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对比(或比照等);
③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比较MnO2在KClO3分解前后的质量;第二方面的实验是从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分离出的黑色物质再与氯酸钾混合加热,其目的是:验证从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分离出的物质是否能加快KClO3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