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进行合理的资源勘探,开发利用好资源对国家经济建设意义重大。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我市南部山区的石灰岩进行组成分析,取样品50g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敲打成小颗粒,另一份为大颗粒,然后分别同时投入到各盛有150g某溶质质量分数稀盐酸的烧杯中(烧杯质量是75g)并开始计时,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反应后盐酸有剩余),记录时间为100S230S,将反应后的甲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发现总质量是241.2g(包含烧杯质量且两水杯质量相等,杂质跟稀盐酸不反应)。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将石灰石敲打成颗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甲烧杯中的反应时间是_________S,反应后称重乙烧杯的总质量应为________g;

(2)乙烧杯内总共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g;(以上直接填写结果)

(3)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纯度(即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

【答案】 增加石灰石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100 241.2 8.8 80%

【解析】(1)根据增加石灰石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及题中信息分析解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解答;(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1)将石灰石敲打成颗粒的目的是增加石灰石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由题中信息可知,甲烧杯内是小颗粒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反应速率较快,故甲烧杯中的反应时间是100S;甲烧杯与乙烧杯内盐酸质量,石灰石的质量及烧杯的质量完全相等,只是反应速率不同,故反应后称重乙烧杯的总质量应为241.2g;(2)乙烧杯内总共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50g+75g+(50g÷2)-241.2g=8.8g;(3)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8.8g

x=20g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80%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 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

D. 参加反应甲烷和水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完成分组实验: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下面是来自不同小组的三位同学的实验过程,请你帮组他们分析、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与探究】

(1)欢欢同学先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向试管中加入约2ml的氢氧化钠溶液,又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遍地边震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请你指出欢欢同学操作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

(2)迎迎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的氢氧化钠溶液,又倾倒了一些稀盐酸之后,她想起还没有加指示剂,于是又补加了几滴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仍呈现无色,于是他认为此时恰好完全反应。你仍为迎迎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

(3)妮妮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的氢氧化钠溶液,又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震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但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妮妮观察到曾有少量气泡出现。请你帮助他分析产生气泡的原因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反思与评价】

(1)请你帮迎迎想一想,要想证明她得出的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是否完全正确,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三位同学的实验过程,请你思考一下,为了保证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废水处理首先考虑以废治废的原则。现有冶金厂和造纸厂排放的废水,按照一定的流量比集中到污水处理池中进行综合处理,如下图所示。

⑴造纸厂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离子: Na+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冶金厂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离子: Cu2+ _______、 SO42-

⑵写出废水处理池中除产生蓝色沉淀以外的另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⑶经测定冶金厂废水中还含有微量的镍离子。已知镁的活动性比镍的活动性强,硫酸镍NiSO4易溶于水。请写出可表示镁比镍活泼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1℃时的a、b的饱和溶液升温,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大

B. 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

C. 使b物质结晶的最好方法是蒸发溶剂

D. 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此获得相关信息正确的是____

A.t1oC时,将20gc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0g饱和溶液

B.t1oC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C.t2oC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将t2℃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煤、_____和天然气是常见的化石燃料。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填图中字母)。

②C物质是由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36g B全部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H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E为氧化物且E为常见的液体,B、D为碱,H、G为单质,C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F为胃酸的主要成分;反应①为光合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B物质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

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试管实验节约药品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是课堂教学中研究物质性质与变化的重要方法与手段。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几组实验:

(1)分别取少量氧化铁粉末和一根生锈铁钉于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盐酸并在酒精灯上微热,观察到两试管中溶液均变黄色,而B试管中还有大量气泡产生。两试管中均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B试管中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是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A试管没有明显变化,B试管中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这可能是____________之间发生了进一步的反应。

(2)将两片大小、形状相同的未打磨的铝片分别放入C、D两试管中,再分别倒入氯化铜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结果C试管中产生较多气泡和紫红色固体,D试管中一段时间内无明显现象。将反复打磨了的铝片放入E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一些气泡和紫红色固体。对比CD两试管说明_______________会影响铝与铜盐溶液的反应。为了验证这一观点,向D试管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___,也产生与C试管同样现象。

A.NaCl溶液 B.Na2SO4溶液 C.KCl溶液 D.稀硫酸

对比DE两试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影响了铝与硫酸铜的反应。

(3)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G、H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酚酞试液和氯化铁溶液,G中溶液变红色,H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分别滴入稀硫酸并充分振荡,G试管中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H试管中则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中和反应有明显现象,请再举一个有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实例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