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1)从说明上可以判断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有

_____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撞击易爆炸 C.受热易分解

(2)若把硝酸铵溶于水配成溶液并用pH试纸检测溶液酸碱性,发现常温下溶液的pH6,则该盐溶液呈_(酸性”“碱性中性”)

(3)硝酸铵与碱反应生成硝酸盐,写出硝酸铵与熟石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BC 酸性 2NH4NO3Ca(OH)2Ca(NO3)22NH32H2O

【解析】(1)由说明可知,防潮说明硝酸铵易溶于水,结块时不能用铁锤砸碎说明硝酸铵撞击易爆炸,防晒说明硝酸铵受热易分解,故选ABC;硝酸铵溶液的pH=6<7故该溶液呈酸性;硝酸铵和熟石灰反应生成硝酸钙、氨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硫酸铵的化学式为(NH4)2SO4

(1)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精确到0.1%)

(2)小明同学取100g含杂质的硫酸铵化肥进行检测,测得含氮元素质量为21g,计算这100g化肥中含有硫酸铵的质量是_______

(3)小芳同学测得某含杂质的硫酸铵化肥的含氮量为26%,则含有的杂质可能是______(可能不止一个正确选项)

A.尿素CO(NH2)2 B.碳酸氢铵NH4HCO3 C. 硝酸铵NH4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 CO2 H2O CO H2O NH3 CO2 H2O CO2 CO H2O

你认为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A装置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此推断________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实验中将甲烷在纯净O2燃烧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实验室观察完品红扩散实验后,想把变红的水做一个简单的处理后再排入下水道.请根据如图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2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分别是漏斗、_____、烧杯,该操作过程中共有_____处错误.

(2)小明同学将红色液体按过滤的正确操作完成后,发现过滤后的液体中仍有少量品红固体,则造成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填一种即可)_____

(3)经过重新过滤后,水中的品红固体已完全除尽.此时小明想让水变得无色透明,应该选择的另一种净水方法是_____

(4)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离不开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不了解水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直到18世纪末,人类通过电解水实验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下列实验也能证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是_____(填序号)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煤在空气中燃烧 C.水的蒸发 D.水的净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试管中盛有固体物质A,向试管中加入一种液体物质B后,观察到有气泡生成。请你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对AB的组合至少做出三种猜想(要求三种组合中的固体A分别属于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猜想

A

B

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猜想1

猜想2

猜想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1)操作①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_

(3)小明取少量的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几乎没有泡沫产生,说明液体D___水。操作③是_________,经过操作③以后得到纯净水。

(4)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通电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水通电后发生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水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化学的学习中,同学们知道:聚乙烯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如用焚烧方法处理废弃塑料会造成大气污染,化学兴趣小组对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碳的氧化物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A.只有CO2 B.只有CO C.既有CO2,也有CO

【查阅资料】微量CO遇到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黄色试纸,立即变蓝,而CO2遇该试纸不变色

【设计方案】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下图所示实验,通过观察装置B、装置C的实验现象,验证猜想。

【实验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2)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

(3)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中除了CO2CO外,还应有的物质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四个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加入20 g、15 g、10 g、5 g的某固体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

(1)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若固体溶质为KNO3,对A、B两烧杯同时升高温度(均匀进行),固体物质先消失的是____

(3)在一定温度下,在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A中是否也全溶?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模型与示意图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如图1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x的数值为_____

②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总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_____(填离子符号)

(2)如图2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填标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有关.

(3)某物质A在通电时分解生成BC,根据如图3微观结构示意图,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