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 ②两个铜原子___;③碳酸钙中钙元素呈正二价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对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①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备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石灰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①净水器常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___性。

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

②电解水的装置如右图所示,试管B中的气体是____, 通过此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3CO2 2Cu 2H2O22H2O+O2 分解反应. 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CO2+Ca(OH)2==CaCO3↓+H2O; 吸附性 煮沸 O2或氧气 H、O元素或氢氧元素 2H2O2H2↑+O2

【解析】

(1)①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3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3CO2②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两个铜原子可表示为:2Cu;③元素化合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化合价的数值,正负号在左,数字在右。碳酸钙中钙元素呈正二价可表示为:

(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①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备氧气是指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属于分解反应;

②生石灰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为:CaO+H2O==Ca(OH)2

③澄清石灰水的溶质为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3)①净水器常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异味;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煮沸,煮沸时利用高温消毒同时使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成沉降而降低水的硬度

②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2倍,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通过此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硫磺和铁丝在氧气中都能燃烧,请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磺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瓶底都留有少量的水,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习小组的同学们准备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提出问题)如何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设计)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 的体积,再根据体积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 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下图1 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装置,图2 用于测量CO2 的体积。

(1)写出图1 中仪器的名称:②___________

(2)图2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为便于控制反应速率,可用_______代替长颈漏斗。

(3)___________(填操作方法)可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此时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实验拓展)为进一步探究固体状态与产生气体的关系,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采集到的样品用水冲洗后晾干,称取20.00g 样品平均分成两份,分别与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进行下列测定(如图3),经数据处理得到释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如图4)。

(4)图3所示实验中数据记录纸上应该连续记录的实验数据是计时器读数和__________

(5)由图4中曲线可以看出,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反应,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其影响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

(6)试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假设样品中其他杂质不参加反应,不考虑水、氯化氢逸出,写出计算过程)

(反思与评价)

(7)有同学认为图 3 装置不能准确测定产生的气体的质量,原因是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不知呼吸进了多少氧气啊,今夕一起做实验,看看我们一口气也吞掉多少氧气。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空气组成角度:某同学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①实验原理: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实验步骤: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等红磷燃烧熄灭后再打开弹簧夹.

③误差发现实验结论大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

A.装置漏气 B.实验时使用的红磷过量

C. 实验时插入燃烧匙的速度太慢,集气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D. 红磷熄灭后没等集气瓶冷却就立刻打开弹簧夹

(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2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填标号)。

(3)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图3所示。

①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_____(填化学式)。

②Ⅱ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是_____(填标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②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利用BF装置,通过排水量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准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图H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导入端为_____(填“a”“b“),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小李的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

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③你认为________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注: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A装置的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该气体的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序号)。

(3)用B装置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此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②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填写装置序号),写出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若要收集较干燥的二氧化碳,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填写装置序号)。

(3)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做了如图G所示的实验: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

(4)实验室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时,装置B、C均可用作发生装置,相对于装置B来说,装置C具有__的优点,图中可供选用的收集装置有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

(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稀盐酸”。

①列车途经“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_______色。

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铁锈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铁,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③列车途经“3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任写一个)。

④“5号待开通站”的物质属类别为__________;请任意写出一个“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如果“稀盐酸”列车抵达“3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氢氧化钙溶液”后出发。“氢氧化钙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