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为验证FeCuAg 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4种实验方案(不做其他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A、铁能硫酸铜反应,说明铁>铜,银不能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铜>银,从而证明铁>铜>银,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B、铜不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铁>铜,铜能与硝酸银反应,说明铜>银,从而证明铁>铜>银,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C、铁能与硝酸银反应,说明铁>银,铜能与硝酸银反应,说明铜>银,但是不能说明铁与铜的顺序,不能得到实验目的;故符合题意;

D、铜不能与盐酸反应,说明氢>铜,铁能与盐酸反应,说明铁>氢,铜能与硝酸银反应,说明铜>银,从而说明铁>铜>银,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联合国第63届大会决定将2011年作为国际化学年,其主题是“化学﹣﹣人类的生活,人类的未来”.请回答下列化学与人类生活相关的问题.

1)下列服装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填标号)

A 羊毛衫     B 涤纶连衣裙     C 腈纶运动衣     D 纯棉T

2)自热米饭是一中快餐食品.请根据如图、2及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自热米饭的营养成分

营养素

每份含量

蛋白质

29.6g

油脂

23.5g

糖类

104.7g

814mg

130mg

自热米饭的营养素中,主要负责提供能量的是_____,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是_____

如图中菜肴包的包装材料是符合卫生标准的铝箔.铝可以压制成铝箔,说明铝具有良好的_____

该自热米饭是利用发热包中的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来进行加热,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良好的家居环境带来美好的生括.

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

如图所示的“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_____.(填标号)

A 清除可燃物     B 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 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4)汽车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

喷漆可以延缓汽车钢铁外壳的锈,其防锈原理是_____

②CNG双燃料环保汽车已在福州投入使用,这种汽车所用的燃料是汽油和压缩天然气.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在制作时都需使用发酵粉,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最常见的是碳酸钠、碳酸氢钠等。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制作馒头用的发酵粉(白色粉末)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 猜想Ⅰ:碳酸钠 ; 猜想Ⅱ:碳酸氢钠; 猜想Ⅲ:__________________

【初步探究】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测得溶液的 pH=10.5,说明溶液呈________性。

【查阅资料】

(1)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该反应可表示为2NaHCO3 Na2CO3+CO2↑+H2O;而碳酸钠很稳定,受热不易分解。

(2)参照实验:

NaHCO3稀溶液

Na2CO3稀溶液

加入稀盐酸

产生气泡

产生气泡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实验探究】: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三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甲同学方案:如图1,取适量发酵粉在铜片上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液滴出现,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甲得出结论: 猜想Ⅱ正确。

乙同学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发酵粉于加足量水后形成的无色稀溶液,再加入过量CaCl2溶液,静置。

有白色沉淀产生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②再取步骤①的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该清液中含 ____________

乙得出结论: 猜想Ⅲ正确。

丙同学方案:用如图2所示,锥形瓶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和发酵粉,再注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硫酸,准确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

记录如表:

实验

编号

锥形瓶内物质

最终得到 CO2

体积/mL

名称

质量/g

碳酸钠

a

V1

碳酸氢钠

a

V2

发酵粉

a

V3

【实验结论】经同学们讨论,最终确认:该发酵粉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反思应用】

(1)同学们讨论时认为:甲同学方案不严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方案中,实验①中加入CaCl2溶液要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方案也能得到正确结论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作馒头、面包时,将面粉发酵(产生有机酸),再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以使馒头、面包松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将12.0g该白色粉末加热至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9g,计算该白色粉末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氢钠(NaHCO3)俗称_____,是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湿碱性,它受热易分解(而Na2CO3受热不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CO2+H2O.阅读上文之后,与你熟悉的碳酸钠的知识进行对比,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其pH_____7(填“>”“=”或“<”),如何通过实验证明这一点?_____

2Na2CO3NaHCO3有许多相似之处.按要求各举一例.

物理性质_____;化学性质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Na2SO4 Na2SO3 Na2S三种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那么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22%B. 32%C. 30%D. 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 两个氢原子:2HB. 小苏打:NaHCO3

C. 2个铵根离子:2NH4+D. 氧化铜中氧元素显-2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你玩过“盖房子”的游戏吗?如图所示,游戏规则是根据“上下相邻的物质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来堆砌物质.其中碳酸钠溶液、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这三种物质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1)碳酸钠溶液应安排在位置____(填序号)

(2)写出⑥和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

(3)第_____层内的物质能相互转化,请写出其中一个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OCO2H2(实验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温馨提示: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1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_____

2B的作用是_____,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时小明发现C中黑色固体变红,D中白色粉末变蓝,于是得出混合气体中含有H2,小红认为小明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____

4)如图所示的装置被称作“万能瓶”,它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除用于洗气、验证气体的功能外,还有_____功能。(答出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1℃时,向50g水中加入10g甲,所得溶液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B. 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使乙的饱和溶波变为乙的不饱和溶液

C. 甲中混有少量乙,可以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 t2℃时,将甲、乙两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