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我们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它有助于消化,但胃酸过多会引起胃部不适。有时可以用小苏打治疗,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变化的离子是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石灰水,现象为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答案】 出现白色沉淀

【解析】

碳酸氢钠和胃酸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碳酸氢钠和胃酸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变化的离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离子符号为。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石灰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现象为出现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下图所示,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

(2)请写出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请你帮助小组同学选用图中_______(填标号)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维生素C,它可能是我们平时最熟悉的维生素,当我们出现口腔溃疡的时候,可能就是由于缺少它引起的。其实,维生素C的作用远不止祛除口腔溃疡,我们若是睡觉之前适量的补充一些维生素C,或许能收获许多好处。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B.维生素C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核

C.维生素C中含有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D.维生素C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D.验证硝酸铵溶解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实验小组进行试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1)白色沉淀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为_____

(3)这包白色固体是由______(填化学式)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香烟的主要成份很复杂,经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烟碱尼古丁的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A.吸烟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B.尼古丁中含有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

C.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质量比为60:7:14

D.一氧化碳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故而有剧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处于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填序号)。

A B C D

2)中国科学家成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C2H4),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上图不完整,请在乙框中画出相关的示意图。_____

②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

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取一定量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00克、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和水,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  )

A.6.4B.3.2C.1.6D.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累计供气突破100亿方。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明星

(1)页岩气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化学式为CH4),甲烷是一种最简单的____(有机无机”)化合物,甲烷中碳、氢元素之间的最简质量比为____,碳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

(2)页岩气主要成分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甲烷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和____

(3)甲烷在燃烧时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____能。甲烷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CH4+5O2CO2+2CO+6H2O,所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