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C+O2═CO2B.CuSO4+Fe═Cu+FeSO4
C.4Fe+3O2$\frac{\underline{\;点燃\;}}{\;}$2Fe2O3D.H2O$\frac{\underline{\;通电\;}}{\;}$H2↑+O2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 解:A、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出现的不同现象是分别产生了淡蓝色火焰和蓝紫色火焰,相同现象是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其符号表达式是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其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固体其符号表达式是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铁丝拧成螺旋状的目的增大了受热面积,尽快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若看不到意料中的现象请分析一下可能原因氧气的不纯(或铁丝表面有锈)等(至少一点).铁丝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里都应预先装少量的水其目的是否相同?不同,你的理由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里都应预先装少量的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里都应预先装少量的水其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
A.棉线与羊毛线--灼烧,闻气味
B.酒精与白醋--加水,观察颜色
C.蔗糖与氯化钠--加浓硫酸,观察现象
D.热塑性塑料与热固性塑料--加热,观察外形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炼铁反应中,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作还原剂B.Fe2O3被氧化
C.CO发生了还原反应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仪器的名称:长颈漏斗.
(2)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A”、“B”或“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实验室选用大理石并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b中应加入稀盐酸.要检验二氧化碳时,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盛放澄清石灰水的D装置.如用E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c端通入(填“c”或“d”).
(4)用块状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时,改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答出一点即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A、B…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试推断::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EH2O2、GC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①反应的基本类型:
①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基本类型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化学方程式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的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2)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加入丙物质或升温;
(3)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丙
(4)50℃时,30g乙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7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反应是化合反应的是(  )
A.铁+氧气$\stackrel{点燃}{→}$ 四氧化三铁B.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
C.石蜡+氧气$\stackrel{点燃}{→}$水+二氧化碳D.氧化汞$\stackrel{加热}{→}$汞+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