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属于复合化肥的是

A. K2CO3 B. NH4HCO3 C. KNO3 D. Ca3(PO4)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2017届九年级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为研究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甲组实验中两支试管均无明显现象,乙组中的现象是:蓝色石蕊试纸变 ,镁带表面有 ,这两组实验说明

②丙组实验试管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丙组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填试管编号),下列实验不能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的是

a、测定加入另一反应物前后温度的变化:温度升高

b、测定加入另一反应物前后溶液pH的变化:pH变大

c、先向稀盐酸中滴加酚酞,再逐渐加入另一反应物,一段时间后溶液变红

d、取该试管实验后的剩余溶液滴加碳酸钠,无气泡

④为了验证盐酸具有酸的通性,丙组中还需添加的实验是:向稀盐酸中加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一次性鉴别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的是

A、KCl溶液 B、K2CO3溶液 C、稀盐酸 D、Na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校级联考】江苏省等六校2017届九年级中考第三次模拟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 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校级联考】江苏省等六校2017届九年级中考第三次模拟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吃得营养,吃得安全,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用小苏打焙制糕点 B. 用霉变花生榨花生油

C. 用甲醛溶液保存海鲜 D. 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烹调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17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我县盛产石灰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石灰石资源的品质,采用两种方案对当地石材进行化学分析:

方案一:取20g石灰石粉末样品置于如图所示装置,充分加热至质量恒定(杂质加热不分解),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6.48g。

方案二:另取20g同质地石灰石颗粒样品,置于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8.36g。

计算出两种方案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2)方案二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17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菠菜中含有一种物质——草酸,将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CO或CO2),为了探究上述反应生成的碳的氧化物的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甲试管内溶液无变化,丁试管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

B. 丙装置玻璃管中若发生化学反应,则一定为置换反应

C. 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

D. 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17届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今天是实验室开放日,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桌前,桌上摆有下列仪器:

(1)他们完成的第一个任务是写出仪器的名称,同学们写出的仪器名称如上图所示,其中你认为有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但小组的另外三位同学对此装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A同学:此装置不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B同学:此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但需要太多的稀盐酸,浪费很大;

C同学:此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可从实验桌上的仪器中选用一个容量较小的仪器放到漏斗的下端管口处,既解决了液封的问题,又可以减少酸的用量。

①请把C同学选用的仪器画在图中应该放置的位置(注意在答题纸上完成)。_______

②你认为A同学说此装置不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C同学改进的装置能解决A、B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吗?___________________。

(3)D同学认为经C同学修改后,上述装置也可用于制取氧气,此时,广口瓶内应放入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后正放在实验台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完成下列基础化学实验。

Ⅰ.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如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集气瓶中的水排完之后,_______________,缓慢的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选用F收集氢气时,氢气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

Ⅱ.如何证明盐酸与碱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向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可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

实验二:向Cu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观察到的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继续滴加稀盐酸,看到_____________(反应现象),也证明了盐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一中试管内的无色溶液成分展开了讨论。

【提出问题】实验一结束后,试管内的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和HCl 猜想二:NaCl

【实验设计】若要证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试剂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

A.紫色石蕊溶液 B.Cu C.AgNO3 D.Na2CO3

【讨论交流】小莹同学认为滴入NaOH溶液,也能证明猜想一成立,你认为小莹同学的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