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时,MN两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升温到时,N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 M物质的溶解度大于N物质的溶解度

D. 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答案】D

【解析】

A、在t2℃时,M的溶解度大于N的溶解度,则在t2℃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N大,此选项错误;

B、由于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如果把N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到t2℃时,N的饱和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减小,此选项错误;

C、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高于t1℃时的某一温度,M的溶解度才大于N的溶解度,此选项错误;

D、由N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单质,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物质是

(2)若B与X发生置换反应,则X是

(3)写出C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OHNaClNH4NO3固体各10g分别放人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在不同时间测量溶液的温度,绘制成如下图像:

分析图像,回答问题:

(1)NaOHNaClNH4NO3三种物质中,溶解时出现吸热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写名称);

(2)NaOH而言,a点右侧曲线表示:在一定时间段内,溶液温度随时间推移面___________(升高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南充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请回答下列。

(1)南充城市夜景流光溢彩,有些发光材料是在铝合金中加入碳纤维制得,这种发光材料是_____(复合材料金属材料”)

(2)嘉陵江上大桥众多,大桥的钢制拉索和护栏上都涂有特殊涂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钢铁生锈。钢铁生锈就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3)南充市许多公交车换成了嘉陵吉利新能源汽车,这种公交车几乎零排放。一种独特的锂氮电池可以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该电池的主要反应原理是金属锂和空气中的氮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氮化锂(Li+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铝和铜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铝的活泼性比铜强,请选取恰当试剂证明该结论,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碘酸钾(KI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氯气(Cl2)常温常压下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具有强氧化性。利用“KClO3 氧化法制备KIO3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Cl2________KC1O3_____________

(2)“酸化反应所得产物有KH(IO3)2Cl2KCl,可推测该反应中使用的酸是__________

(填名称)Cl2最简单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结晶后析出的晶体是KH(IO3)2,则滤液的主要成分除KH(IO3)2外还含有_____pH”时需加入适量的KOH,请推测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漫天飞舞的杨絮可能会引皮肤过敏,将赤霉酸(C19H22O6)注入杨树可以减少杨絮。下列有关赤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赤霉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B. 赤霉酸由 47 个原子构成

C. 赤霉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 赤霉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9: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甲、乙两个实验。

1)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把实验后的两支试管的溶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中仅得到无色溶液,他们决定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一致认为认为溶液的溶质一定有Na2SO4_____;溶质中还可能有什么?

(进行猜想)小明认为烧杯中溶液的溶质可能有NaOH,小亮认为烧杯中溶液的溶质可能有_____;小红认为烧杯中溶液的溶质可能有Na2CO3NaOH

(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测定pH

pH7

溶液呈_____

②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静置,再滴加无色酚酞。

_____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小红的猜想成立

(结论分析)小刚认为实验操作②的结论不严谨,因为_____(用文字表述);若要确定小红的猜想是否成立,应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然后观察是否有_____出现,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拓展与思考)如果实验操作①中测得的pH=7,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_____

可见,探究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既要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综合计算)向50g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2)求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在实验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0b段溶液中溶质质量逐渐增加

B ab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均为一种

C c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D 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一直在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利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中的误差忽略不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取合金的质量/g

25

25

50

所用稀硫酸的质量/g

120

100

100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

144.6

124.6

149.6

上表数据分折,第_____次中的锌与稀硫酸中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试计算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

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保留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1)用以上仪器名称填空:溶液蒸发、结晶应选用的容器是_____;量取液体药品应选用_____;制取O2H2CO2都可选用的玻璃仪器是_____

(2)用以上仪器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实验步骤是计算、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