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学科素养.

(一)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的两个气体制备、收集、净化的多功能装置.
(1)若用于制氧气,则试剂X常用
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溶液
,用图示放置的乙装置收集氧气,A应与
B
B
(填“B”或“C”)相连.
(2)若X是稀盐酸、Y是石灰石,用甲、乙两装置可组成发生、净化、收集CO2气体的系列装置.若乙中放入饱和NaHCO3溶液,则该溶液的作用是除去
氯化氢气体
氯化氢气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
NaHCO3+HCl═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若乙中放入浓硫酸,浓硫酸的作用是
干燥气体或除去水蒸气
干燥气体或除去水蒸气

(二)利用图2装置可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已知由A装置制取的CO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2,请完成下列问题:
(1)气体通过装置的顺序是A→
C→D→B
C→D→B
(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2)如果测得D装置中Fe2O3粉末在反应后减少1.6g,则B装置在反应后增加
4.4
4.4
g.
(3)从环保角度考虑,对以上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等
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等
分析:(一)(1)根据甲装置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反应而且不需要加热进行解答;根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进行解答;
(2)根据乙中放入饱和NaHCO3溶液,则该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氯化氢气体以及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解答;
(二)(1)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石灰水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2)根据减少的质量为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可以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行解答;
(3)根据一氧化碳污染空气以及一氧化碳的性质进行解答.
解答:解:(一)(1)甲装置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反应而且不需要加热,若用于制氧气,则试剂X常用过氧化氢溶液;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用图示放置的乙装置收集氧气,A应与B相连;
(2)乙中放入饱和NaHCO3溶液,则该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NaHCO3+HCl═NaCl+H2O+CO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若乙中放入浓硫酸,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气体或除去水蒸气;
(二)(1)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石灰水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装置的顺序是A→C→D→B;
(2)减少的质量为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D装置中Fe2O3粉末在反应后减少1.6g,即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g,所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则B装置在反应后增加4.4g;
(3)一氧化碳污染空气以及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从环保角度考虑,对以上装置的改进措施是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等.
故答案为:(一)(1)过氧化氢溶液; B;   (2)氯化氢气体;NaHCO3+HCl═NaCl+H2O+CO2↑;
干燥气体或除去水蒸气;
(二)(1)C→D→B; (2)4.4;(3)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等.
点评: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注意一些实验的操作事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化学实验需要实验仪器,我们必须认识仪器并学会正确使用仪器.
现有如下仪器:
精英家教网
(1)用仪器名称回答:
①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指出:写仪器名称,下同)
②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是
 

③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
 

④可以起固定支撑作用的仪器是
 

⑤可以用于转移、引流的仪器是
 

(2)给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这样做的原因是
 

给液体药品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给物质加热时,点燃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
 
 
和焰心三部分,其中温度最高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精英家教网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 ②
 

(2)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NaOH和碱石灰共热制取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的甲烷:
CH3COONa+NaOH
碱石灰
CH4↑+Na2CO3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下同),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3)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的气体是
 
(任答一种),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该气体的装置是
 

(4)实验室通常用如图所示的洗气装置对氧气进行干燥,洗气瓶里面填装的药品可以是:
 
精英家教网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生石灰        D.氯化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9mL液体,应选用
10
mL的量筒;
(2)熄灭燃烧的酒精灯,应用
灯帽
盖灭;
(3)胶头滴管用过后应
洗净
,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4)在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和操作规程.请仔细观察如图,找出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任写两种):①
不应在实验室内打闹
不能用手直接拿着试管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精英家教网
(1)根据图1回答:①写出a的名称
 

②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
 

(2)采用图2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
 

(3)利用图3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 制取氧气时,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因为
 
.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
 

(4)图3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4中选取
 
(选填序号)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5)实验室通常采用图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
 
(正、倒)放在桌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图1回答:①写出a的名称
试管
试管
;②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
用水湿润
用水湿润

(2)采用图2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
试管破裂
试管破裂

(3)利用图3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能进行的实验是
CD
CD
(选填序号);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C.用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4)图3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4中选取
B或C
B或C
(选填序号)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5)实验室用图5中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反应结束后冷却,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黑色粉末.该黑色粉末与过氧化氢接触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黑色粉末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催化
催化
.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6)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NO.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①N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NO2+O2═2NO2;③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3Cu+8HNO3(稀)═3Cu(NO32+2NO↑+4X.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①物质X的化学式为
H2O
H2O
.  
②若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O气体,你选择图5中的发生装置是
B
B
,收集装置是
C
C

③该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还得知:a.NO容易和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b.NO能抗击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并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和肿瘤细胞的扩散.综合分析①和②的信息,你得到的启示是
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
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

④某化工厂准备生产Cu(NO32,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X;
方案二:2Cu+O2
  △  
.
 
2CuO,CuO+2HNO3═Cu(NO32+H2O.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较合理的方案是
方案二
方案二
.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择此方案的理由是
产生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所消耗的稀硝酸少
产生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所消耗的稀硝酸少

(7)某化学调查小组的同学到钢铁厂做社会调查.他们抽取组成完全相同的质量为2.84g、4.26g、6.23g的三份钢样(假设钢样中只含铁和碳),分别加入100g稀硫酸中进行实验(实验I、Ⅱ、Ⅲ),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象图6:试回答(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①写出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Fe+H2SO4═FeSO4+H2
Fe+H2SO4═FeSO4+H2

②实验I中铁参加反应的质量为
2.8g
2.8g

③稀硫酸完全参加反应的实验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