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由此可推导石蜡的三个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芯三层。把一根火柴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a”、“b”“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_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用另一只内壁被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证明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元素;

(4)在该实验中,将蜡烛熄灭,灯芯上有白烟冒出。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探究:针对上述三个假设进行实验,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__(填序号)。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_____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质软 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小 a 外焰 二氧化碳 碳和氢 A 水蒸气 C AB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能燃烧

【解析】(1)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据此判断石蜡质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2)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进行分析

(3)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4) ①根据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从而判断是验证哪种假设据此进行分析

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发现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据此进行分析

熄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这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据此进行分析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石蜡的硬度小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小

(2)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将一只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用另一只内壁被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含有水和二氧化碳。由此可证明石蜡中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

(4) ①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A

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

熄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这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就证明了假设C正确又因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所以同时可排除假设AB,因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选项分类正确的是(

A.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硝酸钾、氢氧化钙、硝酸铵

B.合金:不锈钢、焊锡、氧化汞

C.可燃物:氧气、乙醇、一氧化碳

D.混合物:空气、生理盐水、赤铁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关变化关系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右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_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问题:

(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2)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3)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________________

(4)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__

(2)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在装置B中制取氧气,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若选用装置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固体锌粒和稀盐酸溶液反应来制取氢气.常温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1)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燃烧产物的质量应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发现石棉网上的燃烧产物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质量小,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按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一些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如图,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B

现象:_______________

结论:燃烧产物中含Mg3N2

【反思与交流】

①为什么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①如果用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足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_____1/5(大于小于等于”)

2.40g镁条在某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质量可能是______

A. 3.33g B. 4.00g C. 3.28g D. 3.9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人类最宝贵的生命之源,也是自然界重要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化学符号“3H2O”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甲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名称是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该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甲图 乙图

(3) 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常用的操作是________,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为了净化水,某同学制作了乙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性。

(4)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请你说出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

(5)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百年罕见的干旱,干枯的池塘时时散发着恶臭,你能闻到臭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6)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这里的“磷”是指__________;(选填“原子”、“离子”、“分子”、“元素”)

(7)任写一条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表示: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2)3个碳酸根离子____

(3)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____(4)氯化亚铁中铁显+2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