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点表示t1℃时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t1℃时a、c饱和溶液升温到t2℃,均变为不饱和

C. 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D. t1℃时,125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

【答案】D

【解析】A、P点表示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而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错误;

B、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随温度的升高,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升高温度后,c溶液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错误;

C、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变化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变化不大,故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错误;

D、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故t1℃时125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克,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要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择图中______填仪器或装置的标号,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你认为还需要增加的玻璃仪器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固体45.8g

B. NaNO3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

C. KCl的溶解度比NaC1的大

D.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活动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左右两侧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管中可观察到:左侧滤纸条不会变色,右侧滤纸条变红色.一段时间后,左侧玻璃管中的滤纸条,由下至上开始变红.把装置放入热水中,左侧滤纸条变红的速度加快了.请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说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或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读出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mL。

(2)B实验中看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把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测定钢铁中的含碳量,设计如下装置。钢铁样品在装置A中煅烧时,气体产物只有CO2和SO2(已知高锰酸钾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装置C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若无装置C,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填“偏大”“无影响”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县自来水的水源地是一个大型水库,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净化水的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所取水样进行过滤、除了滤纸和上图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

(2)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性除出异味,再次过滤。

(3)为了检验所得滤液是否为硬水,取样加入__________。根据产生白色垢状物或泡沫的多少进行判断。

(4)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常用液氯灭菌,它会与水发生如下发应

Cl2+H2O=HCl+HClO(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2HClO=2HCl+O2。该兴趣小组的小君同学用久置后的自来水配制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请解释产生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填字号)。

A.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实验室的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减少酸雨对水源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时,将10g固体甲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如图①;再加入xg固体甲,现象如图②;改变温度至t2℃,现象如图③。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④中表示固体甲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选填“A”“B”)。

(2)图①③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

(3)x=__________g时,②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且溶液为饱和溶液,此吋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把反应后的C、D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甲同学欲探究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I NaCl

猜想I I NaClCaCl2

猜想Ⅲ NaCl Na2CO3

猜想IV:NaCl 、CaCl2 Na2CO3

小明认为猜想IV定不成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____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____

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陆地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金属矿藏。

部分常见的金属矿石

矿石名称

赤铁矿

孔雀石

辉铜矿

铝土矿

白钨矿

图样

主要成分

Fe2O3

Cu2(OH)2CO3

Cu2S

Al2O3

CaWO4

从矿石中制取金属单质的过程叫冶金,金属作为金属材料,其价值不仅取决于它在地壳中的含量和独特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冶炼的难易程度。例如铝是人们熟悉的金属,其蕴藏量居金属之首,应用广泛,但在1886年以前,它的价格比黄金还高,其原因是冶炼成本太高。目前工业冶炼铝的原理是:将铝土矿提纯后,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铝和氧气。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从1世纪起,铁成了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可利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制得金属铁。

金属除了有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共同的物理性质外,还有各自的特性。例如,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但铜呈紫红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是固体,但汞是液体。

金属材料应用广泛。形状记忆合金是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天线是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它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可揉成一团放入卫星或宇宙飞船舱内,需要时可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原来的抛物面形状。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但矿物的储量有限,因此,对金属资源的保护变得迫在眉睫。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可知,工业上可以用_____(填矿石名称)来冶炼金属钨。

(2)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1886年以前铝的价格比黄金还高的原因是_____

(3)根据材料,写出工业冶炼铝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金属可以压成片,抽成丝,利用了金属的_____性。

(5)根据材料可知,_____合金可用来制造卫星或宇宙飞船的天线。

(6)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①防止金属腐蚀;②_____;③合理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代用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