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氯气和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1)写出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已知 HClO 是一种酸,能与 NaOH 反应生成 NaClO,请写出将氯气通入到 NaOH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答案】Cl2+H2O =HCl+HClOCl2+2NaOH =NaCl+NaClO+H2O

【解析】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1))观察图示可得,该反应是氯气和水生成了氯化氢和次氯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H2O =HCl+HClO

(2)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看成氯气与NaOH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与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次氯酸与NaOH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和水,所以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 =NaCl+NaClO+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氨酸分子中C、H、O、N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合格奶粉每100g中含蛋白质约18g,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现测定某奶粉每100g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2g。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奶粉是否属于合格奶粉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制得并利用金属有着悠久的历史:

(1)利用孔雀石冶炼铜的主要反应:

①Cu2(OH)2CO3=2CuO+H2O+C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②2CuO+C2Cu+CO2↑,该反应前后铜元素化合价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图2。

①高炉炼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炼铁高炉中焦炭的作用:①提供高温;②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生铁的硬度_____________(填“>”“<”或“=”)纯铁。将钢锭轧成钢板,体现了金属的_____________

(3)常温下铝是一种活泼金属,但铝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跟下列哪些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活动性 d.金属的延展性 e.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之比为3:4 B.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D. 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高纯氧化锌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流程制备高纯氧化锌:

⑴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⑵反应②后进行的分离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若得到的氯化铵溶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⑶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ZnC2O4ZnO+CO+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H Fe2+ P2O5 KClO3

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①④⑤

B.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C.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

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____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2)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 535

2 750

约1 800

97.8

883

约1 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________元素过渡到________元素,并以稀有元素气体结尾。

(3)在第三周期中,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的阴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___

(4)写出含有铝元素的常见氧化物、碱、盐。

物质的类别

氧化物

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试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玻璃仪器.在不同的实验中,试管的放置方法是不同的.最常见的放置方法有如图六种.那么,在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试管的放置方法分别是(填序号):

(1)给试管的固体加热:______

(2)往试管里加入块状固体:______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______

(4)往试管里倾倒液体:______

(5)往试管里滴加液体:______

(6)洗涤后的试管放置: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