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放块状固体
B.
塞紧橡皮塞
C.
取用液体
D.
读出液体的体积

分析 A、取用块状固体时,不能在试管直立时直接放入,将会砸裂试管底;
B、给试管塞橡皮塞时试管不能放在桌面上,这样会损坏试管底部;
C、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时,滴管不能倒放,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
D、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相平.

解答 解:A、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让试管慢慢地竖起来,操作错误;B、按照图示操作会损坏试管底部,故操作错误;
C、取用液体时:滴管不能倒放,倒放会腐蚀胶头,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操作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相平,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 了解各种基本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能说出错误操作会造成的后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
(2)图2中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反应完后向瓶中加水其目的是吸收有毒的SO2气体,防止空气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或澄清石灰水.请你用化学方法鉴别.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分别取少量溶液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是否变浑浊变浑浊的溶液为氢氧化钙溶液
无明显变化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1)以下仪器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有②④⑤(选填序号)
①烧杯 ②试管 ③量筒 ④蒸发皿 ⑤燃烧匙 ⑥集气瓶
(2)使用量筒取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可吸入颗粒B.SO2C.NO2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的仪器名称①试管   ②集气瓶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下同),用于铁丝燃烧实验的氧气最好选择图中的E收集,请写出该制氧方法的化学反应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某同学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造成该意外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
(3)用图C装置收集氧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接下来的操作是盖好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
(4)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二氧化氮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化肥和水,实验室常用铜和浓硝酸溶液反应制取二氧化氮,气体可用浓硫酸干燥,制取二氧化氮的发生装置是B;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氮,气体从b(填a或b)端进入,为了防止二氧化氮污染空气,装置F排出尾气的一端要与装置H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A、B两图分别表示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请填空:
(1)A图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B图中水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3)B图中的铁丝要绕成螺旋状的原因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
(4)集气瓶中的水可以用沙子代替吗?谈一谈你的看法.沙子不能吸收二氧化硫,A中水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沙子可将熔化物与瓶底隔开,B中水可以用沙子代替;
(5)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燃烧物伸入集气瓶中的正确操作是从上而下慢慢伸入,你的操作理由是使燃烧物与氧气充分反应;
(6)若B图中铁丝没有燃烧,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铁丝表面有锈等(答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今年内,吉林德惠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特大火灾,引发“液氨罐”爆炸,造成多人伤亡.液氨也是氨气加压降温液化而成的,氨气(NH3)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是长颈漏斗,②是试管.
(2)A、B两装置均可供实验室制取氧气,与A装置相比较,用B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写出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在不做改动的情况下,C装置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用来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4)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填写装置对应的字母).
(5)若用D装置来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a(选填“a”或“b”)通入.
(6)若选用KClO3和MnO2加热制取氧气,要从反应后的残余物中回收MnO2,以下①-④的操作步骤,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A.
①洗涤     ②烘干     ③过滤       ④溶解
A.④③①②B.④③②①C.①②④③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所示中的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简要回答错在什么地方,并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
(1)图a中的错误是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试管炸裂;
(2)图b中的错误是胶头滴管没有悬空在试管口上方,可能造成的后果是沾污滴管或会造成试剂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