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今年内,吉林德惠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特大火灾,引发“液氨罐”爆炸,造成多人伤亡.液氨也是氨气加压降温液化而成的,氨气(NH3)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是长颈漏斗,②是试管.
(2)A、B两装置均可供实验室制取氧气,与A装置相比较,用B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写出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在不做改动的情况下,C装置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用来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4)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填写装置对应的字母).
(5)若用D装置来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a(选填“a”或“b”)通入.
(6)若选用KClO3和MnO2加热制取氧气,要从反应后的残余物中回收MnO2,以下①-④的操作步骤,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A.
①洗涤     ②烘干     ③过滤       ④溶解
A.④③①②B.④③②①C.①②④③D.①②③④

分析 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A、B两装置均可供实验室制取氧气,与A装置相比较,用B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在不做改动的情况下,C装置不能用来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若用D装置来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短管进入,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若选用KClO3和MnO2加热制取氧气,要从反应后的残余物中回收MnO2,因为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因此分离出二氧化锰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解答 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长颈漏斗;试管;
(2)A、B两装置均可供实验室制取氧气,与A装置相比较,用B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速率;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在不做改动的情况下,C装置不能用来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故答案为:不能;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故答案为:C;
(5)若用D装置来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短管进入,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答案为:a;
(6)若选用KClO3和MnO2加热制取氧气,要从反应后的残余物中回收MnO2,因为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因此分离出二氧化锰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洗涤、烘干;故答案为:A;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混合物的分离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 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
A.
探究燃烧的条件
B.
区分硬水和软水
C.
探究分子运动速度的影响因素
D.
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放块状固体
B.
塞紧橡皮塞
C.
取用液体
D.
读出液体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宏观与微观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20mL水与 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C.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D.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与探究一】收集不同体积比例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
方案一:如图1所示
(1)请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CO$\frac{\underline{\;高温\;}}{\;}$Cu+CO2
(2)该实验能获得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其原因是一氧化碳没有完全参与反应,有剩余
方案二:根据如图2装置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HCl气体,部分夹持装置及导管已略去)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2)CO气体应由b(填“a”或“b”)通入,在C中混合后,由另一导管导出.
(3)装置C中浓硫酸的两点主要作用:
①干燥气体,减少实验误差;②通过观察导管口的气泡来判断是否得到了混合气体.
测定某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用如图3装置进行如下实验:①取研碎后的钙片4克,倒入气密性良好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装置总质量.②打开活塞,滴入足量稀盐酸后关闭活塞,待气泡不再冒出时,测出反应后装置总质量.③整理相关数据如下表,计算出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反应前总质量(克)275.58
反应后总质量(克)274.92
反应前后质量差(克)0.66
容器内气体质量差(克)m
(1)该实验中,如果装置中不加固态干燥剂(吸水不吸二氧化碳),则最终所算得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将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反应前容器内是空气(密度为ρ1),反应后全部是CO2(密度为ρ2).则反应前后容器(容积为V)内的气体质量差m为(ρ21)V.(用字母表示,反应物的体积忽略不计)
(3)小明查阅有关数据后,计算出反应前后容器内的气体质量差m为0.22克,结合表中数据,计算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钙片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分解反应;
(2)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把镁条伸入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点燃会产生一种黑色固体和一种白色氧化物,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质量为65g的烧杯中,放入5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稀盐酸,又放入15g石灰石(足量),完全反应后连同烧杯一起称量,质量为125.6g,计算(1)反应中生成CO2的质量.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依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装置图中仪器名称:甲锥形瓶;乙酒精灯.
(2)装置A是实验室用来制取和收集一种常见气体的装置图,其中气体发生装置有一处明显错误是长颈漏斗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写出一种能用发生装置D 制备并用装置F收集的常见气体物质的化学式O2
(3)装置B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该实验中二氧化碳气体表现出来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来灭火;
(4)装置C中铁丝在O2中剧烈燃烧,为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要先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或沙子;然而,某同学却没有见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铁丝表面生锈且未打磨除去;氧气不纯(合理均可).(至少答出两点)
(5)在装置E中,将白磷与红磷放在铜片上灼烧,反应出铜具有导热性,通过比较铜片上白磷与水中白磷的不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具有某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为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质,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关闭K1、K2,将燃烧匙中硫粉在空气中点燃,迅速伸入如图所示瓶中,可以观察到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则瓶内的气体是氧气,瓶内的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2)恢复至室温,打开K1,烧杯内的乒乓球被吸在漏斗口,原因是二氧化硫溶于水后,使瓶内气压减小.
(3)上述实验完成后,打开K2,将注射器中盛有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推入瓶中,目的是吸收SO2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