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将用剩的药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B.

实验中浓硫酸不慎沾到手上,立即用水冲洗

C.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收集氧气的集气瓶里留少量水

D.

过滤时,慢慢将液体倒入过滤器内

【答案】AC

【解析】A、对化学实验中的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中浓硫酸不慎沾到手上,立即用水冲洗,应再涂3%~5%NaHCO3溶液,故选项说错误.

C、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收集氧气的集气瓶里留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故选项说法正确.

D、过滤时,应用玻璃棒进行引流,慢慢将液体倒入过滤器内,故选项说法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下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①判断实验B中是否发生反应的方法是 (13)

②A、B两个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如上图所示),混合,观察到烧杯中有蓝色沉淀,等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过滤烧杯内的物质后,对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③【假设】假设1: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假设2: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

假设3: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H2SO4

假设4:滤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 (14)

【讨论】你认为上述假设中 (15) 一定不合理,理由是 (16)

如果滤液为无色,还可排除的假设是 (17)

④【实验】某同学通过以下实验方案及现象证明假设4成立,请补充完成下表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

(18)

(19)

假设4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葡萄酒是由葡萄汁发酵而成。葡萄汁中有大量的糖,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把它们转化成酒精(红酒的酒精度大多在8%~15%之间)。所以,发酵越充分,转化就越完全,最后的成品中酒精就越多,糖就越少。糖的残留量决定了葡萄酒的“干”度,“干红”是指糖含量很低的红葡萄酒,而含糖量高的叫做“甜葡萄酒”。但在右图的原料中有二氧化硫,我们知道它是一种有害气体,为什么会有二氧化硫呢?

葡萄汁的发酵是由酵母菌来完成,但还有一些有害菌也可以在其中生长。所以必须控制有害菌的繁殖。一方面在葡萄刚榨出汁,还未发酵之前,需要“保鲜”,否则有害细菌会把葡萄汁破坏掉;另一方面,葡萄汁一旦开始发酵,为避免细菌将糖全部转化为酒精,要在成为“干葡萄酒”之前,留下一些糖,就需要提前终止酵母菌的活动。

酿造好的葡萄酒依然有糖,同样可以成为细菌的乐园,它们继续生长,会改变葡萄酒的口味,还有可能会把酒精继续转化成醋酸,把葡萄酒变成“葡萄醋”。所以进一步灭菌是必不可少的。加热当然不行——加热固然可以灭菌,但会破坏葡萄汁的风味。所以,加入某种“保鲜剂”或者“防腐剂”,也就是不得已的事情。

人们发现二氧化硫可以完成上面所有的需求。在酵母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硫。不过这个量比较少,还需要额外添加。这里添加的并不一定是二氧化硫气体,可以是它的其他化合物——各种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等。这些物质能够实现跟二氧化硫类似的功能。部分国家葡萄酒中二氧化硫含量上限标准如下表(1ppm=1mg/Kg=1mg/L):

国家

干红

甜酒

澳洲

250ppm

350ppm

中国

250ppm

400ppm

国际葡萄栽培与酿酒组织

300ppm

450ppm

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二氧化硫安全摄入限是每天每公斤体重0.7mg。“安全摄入限”的意思是,不超过这个含量的二氧化硫,即使长期食用,也不会带来可见的危害。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汁中有大量的糖,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把糖转化成酒精,其中糖和酒精都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在酿造葡萄酒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二氧化硫的作用是________

(3)下列物质能代替二氧化硫添加到葡萄酒中的是________

A.碳酸钠 B.硫酸钠 C.亚硫酸钠 D.氯化钠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细菌喜欢糖度高的环境。所以根据图表发现,甜葡萄酒中需要更多的二氧化硫

B.对于一个体重60Kg的成年人,每天二氧化硫安全摄入量是42mg。

C.生活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加热、紫外光照射等

D.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把糖转化成酒精,如果继续发酵会转化成醋酸

(5)酒精有杀菌作用,请推测红酒中的酒精不能杀死细菌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较为纯净的氧气,可采用的装置组合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回收其中的二氧化锰,可采取的操作步骤是:溶解、 、洗涤、烘干。

(3)实验室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使反应停止可采取的操作是

(4)草酸晶体(H2C2O42H2O)是一种无色晶体,加热至100℃时开始失水,101.5℃熔化,150℃左右分解产生H2O、CO和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2H2O CO↑+ CO2↑+3H2O

若用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制取一氧化碳气体,可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选择该发生装置的原因 ,为了除去二氧化碳并收集一氧化碳气体,下列装置中最佳的是 ,在洗气瓶中装的试剂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选用的方法或试剂

A

空气和氢气

燃着的木条

B

食盐和白糖

尝味道

C

氧气和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

D

硬水和软水

肥皂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社团的同学发现,不同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相同的实验现象。但从化学的角度去研究,会发现其有本质的区别。

【现象分析】

实验一: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加入一定量的水,迅速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水的试管中,振荡左侧试管(如右图)。

实验二:用氧化钙代替氢氧化钠重复一次上述实验。

上述两个实验的相同现象之一是

上述两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实验发生了化学变化,其化学方程式是 ;另一个实验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本质归纳】相同的实验现象,既可以由物理变化引起,也可以由化学变化引起。

【探究运用】在探究白色粉末的组成时,要研究相同实验现象的本质区别。

实验三: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钡、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取一定量该粉末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不溶物。

小明同学认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钡;

小意同学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准确,其理由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针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小燕同学进一步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步骤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2)步骤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为无色,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是 (填化学式,下同);

步骤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为红色,则滤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为

3)小鹏同学只做了一个实验,他取少量滤渣B,加入过量的稀硝酸,观察到 现象,说明原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钙二种固体。

4)小鹏同学为进一步测定白色粉末的组成,进行了定量研究。他称取白色固体粉末10g,进行如流程所示实验,测得滤渣B的质量为5g,请你帮小鹏计算一下白色粉末中各成分的质量。(请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比试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试验,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通过试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观察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由于铁与水和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加 浸洗的方法,铁制品除锈时 (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和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时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上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气体时,应选用 (填序号),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相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活动中要制取一定量的氨气,采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

请问:制取氨气的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氨气的装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