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b_____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结束后,先从水中撤出导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3)在收集气体时常常需要考虑气体的密度和在水中的溶解性,请回答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优点是什么?若用E装置采用排出水法收集氧气,请回答该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既能用来给固体加热,又能用来给液体加热的化学仪器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2018届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

B.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 水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D. 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及其化合物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下列是从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 表示原子核,带8个单位正电荷

b.氧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有8个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

c.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离子(O2-)

(2)氧气经降温和加压变为液态氧后体积变小,用微粒的观点解释:______。

(3)登山和潜水供氧装置中,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OH)和氧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界中氧循环的环节之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生活中的现象可以用分子等微粒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 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

B. 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 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

D. 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a、b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请回答:

(1)a、b物质均属于______(填物质分类),从微观角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B. 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C.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宣城市等三校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C.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现有①木炭、②硫、③红磷、④蜡烛,四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__。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

(3)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

(4)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___。

(5)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