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炒菜时加入料酒和食醋,炒出的菜别具香味,其原因之一是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4H8O2),试计算:

(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乙酸乙酯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17.6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答案】 88 1:4 6.4g

【解析】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4H8O2)(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8+16×2=88。(2)乙酸乙酯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16×2=14。 (3)17.6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7.6g× ×100%=6.4g。

(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2)乙酸乙酯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3)17.6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6.4g。

点睛∶化学式的意义∶⑴宏观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⑵微观意义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②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⑶量的意义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②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检查装置气密性:B瓶灌半瓶水,打开K1K2,向下推注射器,看到___________,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证明CO2NaOH发生化学反应: A中充满CO2,B中放入足量的稀盐酸。用注射器向A中注入20mL NaOH溶液(足量), 充分反应后打开K1K2,此时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证明可燃物燃烧条件:A瓶放入一定量的MnO2,B中放入半瓶80℃热水,管口处放一块白磷(白磷着火点为40),注射器中是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能证明白磷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操作及现象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钯是稀有的贵重金属之一,金属钯制成的首饰不仅有迷人的光彩,而且经得住岁月的磨砺。现有银(Ag)、铂(Pt)、钯(Pd)三种金属制成的戒指,某实验小组利用它们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1)把钯戒指放入稀硫酸溶液中,戒指完好无损,可推测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 (填“前”或“后”)。

(2)如果将钯粉置于盐酸溶液中,边通入氧气边搅拌,钯粉溶解得到二氯化钯(PdCl2)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图所示,将银、铂戒指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只有银戒指表面有明显变化,推测甲烧杯中还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通过该实验判断,银、铂、钯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SR技术通过BaO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x(氮氧化物)的储存和还原,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储存时发生了化合反应

B. 该技术不能缓解酸雨的形成

C. 该转化中有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D. 还原反应:5CO + Ba(NO3)2 N2 + BaO + 5X,X的化学式为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填字母)

(2)2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图回答:

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t3℃时,将等质量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析出晶体质量较大的是______

t2℃时,将30gA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t3℃时,在不改变溶剂量的前提下,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

(1)写出所指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发生装置选用B比选用A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用装置D制取并收集CO2,请在虚框内补全导管_________

(3)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氨气,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编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英同学用某铁合金样品做了如下实验:称量11.4g样品,放入质量为40g的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反应完毕后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251g。求:

(1)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为__________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组同学在学完中和反应知识后思考,除了通过酚酞变色说明氧氧化钠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还有什么方法能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同学们讨论后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方案一:测定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混合前后的pH.

(实验探究)甲组同学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匀混合后测定此时溶液的pH=5.

(得出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且该反应中______过量.

(交流讨论)乙组同学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匀混合后测定此时溶液的pH=8.同学们认为该数据也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你同意这种说法吗?______(同意不同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小林同学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1所示。

同学们认为根据该图象也能判断出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该反应是___(放热吸热)反应,请你根据图中曲线判断大约___秒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反思质疑)小涛同学通过测定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混合前后的温度变化,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小组同学一致认为该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盛有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