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H2

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

C.甲、乙、丙都是氧化物

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答案】D

【解析】

A、根据甲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故结论A不正确;
B、根据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H2O═C2H6O,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1;故结论B不正确;
C、依据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的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根据甲物质的化学式C2H4可知它不是氧化物,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O可知它是氧化物,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共含有三种元素所以不是氧化物;故结论C不正确;
D、根据丙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则该物质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238;故结论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⑧_____

2)当制取较多量CO2时,制取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____(填序号),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②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生成氨气。

③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到氨气变成蓝色:氨气遇到浓盐酸时产生白烟(生成NH4Cl固体)。

.制取氨气的装置与实验室用_____(填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装置相同。

.若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_____(填“m”“n”)端,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919中型客机(COMAC-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中型客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先进材料首次在国产民机大规模应用,第三代铝合金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在C919机体结构用量分别达到8.8%12%

1C919由于大量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较国外同类型飞机80分贝的机舱噪音,C919 机舱内噪音降到60分贝以下。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的优点是_____(填ABC选项)

A 弹性好、耐磨

B 绝缘性好,不易老化

C 密度小、强度高

2)为减轻飞机结构重量,在机身的设计,上还更多的使用新型的铝合金材料。在铝合金中加入微量的钪(Sc),添加0.5%左右钪的铝合金经超塑性处理后,其延伸率可达到1100%。因此,铝钪合金可望成为新一代的航天、航空、舰船工业用轻质结构材料。金属钪可由电解氯化钪(ScC13)制得,电解氯化钪可得两种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_____。此方法中的能量转化为_____

3)在减排方面,C919 是一款绿色排放、适应环保要求的先进飞机。通过环保的设计理念,飞机碳排放量较同类飞机降低50%。使用的生物航空煤油比普通的航空煤油燃烧减少了_____(填两种物质的化学式)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含碳元素的物质间发生转化:。其中碳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

A.B.①② C..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人提出工业生产回收利用空气中CO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浓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可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钠(NaHCO3);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又分解放出CO2;在合成塔内CO2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简要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流程顺序或步骤,“↓”表示加入原料,“↑”表示生产出得产物,表示有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资料卡片】碳酸氢钠分解温度是270℃,碳酸钠在856℃熔化,但还未达到分解温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增大的人为原因是____;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是______(填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空洞

(2)吸收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1)1中,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_____ (增大”“减小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2所示。某时刻测得溶液的温度是t1,请判断b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__

(4)当溶液的温度为t2时,证明溶液不含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截取容器部分的物质变化过程微观示意图:

1)变化过程中参加反应的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2)若表示氧原子,画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3)变化属于_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化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方案可行且相应方程式书写正确、反应基本类型标注的也正确的一组是( )

A.用灼热的CuO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COCuOCO2Cu 置换反应

B.Cu(OH)2Na2SO4反应制备NaOH Cu(OH)2Na2SO4CuSO42NaOH 复分解反应

C.用金属Fe和稀盐酸反应制取FeCl3 2Fe6HCl2FeCl33H2置换反应

D.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 2NaHCO3Na2CO3CO2H2O 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的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

2C表示的粒子符号是_____

3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

4AB两种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_____相同。

5AD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