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2016年江苏省扬州市】NaClO2广泛用于造纸工业,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0 C.+3 D.+5

【答案】C

【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亚氯酸钠(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2=0,解答x=+3。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即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④即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从C→D的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生成,E为白色沉淀。下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1)请写出化学式:A ,F

(2)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3)在A→E的反应过程中,A与G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

(4)C溶液与铁粉反应后,取剩余固体加入盐酸,没有气体放出。请分析:C与铁粉反应后的溶液组成中除了H2O外,一定存在的物质有 ,可能存在的物质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氧化铁、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图中短线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发生反应。已知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丁物质的化学式是

(2)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丙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向盛有甲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丙溶液,烧杯中溶液的pH会 (填“增大”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艾草中含有的黄酮素(C15H11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关于黄酮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4%

C.由27个原子构成 D.碳、氢、氧三种元素间的质量比为15︰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离子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Cu2+、NH4+ClNO3

B.H+K+CO3 2SO4 2

C.H+Na+OHSO42

D.Na+Ca 2+NO3CO3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如下图所示)。

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请依据实验回答问题:

(1)B 中溶液是

(2)取A 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

(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 (写出所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湖南省邵阳市】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M+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M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只含有C、B元素

C.含有C、H、O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当前高效能的砷化镓(GaAs)太阳能电池,产生能量的效率高达33%。已知GaAs中,As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Ga元素的化合价为

A.-l B.+1 C.+2 D.+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