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从氧化钙、氢氧化钙、氯化钠、稀盐酸、碳酸氢钠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写化学式).
①除铁锈的是HCl;②改良酸性土壤Ca(OH)2
③做食品干燥剂的是CaO; ④治疗胃酸过多的是NaHCO3

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 解:①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可用稀盐酸来除铁锈,故填:HCl;  
②氢氧化钙是一种碱,能跟酸性物质反应而改良酸性土壤,故填:Ca(OH)2
③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做食品的干燥剂,故填:CaO;
④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可治疗胃酸过多,故填:NaHCO3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去年,据央视调查发现,某公司生产的维C银翘片含砷汞等剧毒物质残留,不仅其原材料经过工业硫磺熏蒸,而且成分与实际不符.如图是维C分子的结构,回答相关问题:
(1)据图可知,一个维C分子含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
其化学式为C6H8O6
(2)维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3)从组成上可知维C属于有机物(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研究发现,高维C的食物和虾等软壳类食物同食过量会产生砒霜(As2O3),As2O3
砷元素的化合价为+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小杨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杨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
实验方案使用的试剂判断的方法
A石蕊试液如果溶液变为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B氧化铜粉末微热,如果溶液变蓝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C铁粉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D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2)有下列装置:

实验室制取、收集氨气的装置应分别选用(填序号)D、I.
(3)按图(I)连接,挤压胶头滴管使其少量的水进入烧瓶,打开止水夹,烧瓶中就可以看到红色的喷泉.

(4)检查图B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锥形瓶中液面,若能观察到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不锈钢属于混合物
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HCl(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①小红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2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人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小红的实验不能(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如果有盐酸,酚酞也为无色.
③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除碳酸盐外你选择的试剂是紫色石蕊溶液,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石蕊变红.
[拓展与应用]
①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要想使处理后的废液只有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CaCO3,反应完成后过滤.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污染水体,腐蚀下水管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④,其中溶质分别是氢氧化钙.
①牛奶  ②酒精  ③泥水  ④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A~D都是九年级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请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若A在常温下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且C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则:ACaCO3,CCO2,DCa(OH)2
(2)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A→B+C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B→DCaO+H2O═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为水通电分解的实验装置图,据图分析:
(1)水通电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
(2)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的化学式是H2,电池的负极(填正极/负极)与试管A电极相连.
(3)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理论上VA:VB=2:1,事实上因AB两种气体的溶解性的差异,结果会大于上述理论比值(填“大于”或“小于”),如果要减小这个误差你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实验前在水槽与试管的水中先通入足量的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