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 蒸发结晶 B. 检查气密性

C. 滴管用后不洗涤 D. 塞紧橡皮塞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汞 B.氯化钠 C.金刚石 D.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17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史记•孝文本纪》记载,汉文帝提倡节俭,他要求:“治霸陵(建造其陵墓)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从化学的视角看,对于涉及到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当时的瓦器价值不如金银铜锡高

B. 金银铜锡的金属活动性逐渐减弱

C. 锡能与稀盐酸反应,而金银铜则不能

D. 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而金则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17届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Fe(Fe2O3)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aO粉末(CaCO3粉末)

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C

NaOH溶液[Ca(OH)2溶液]

通入过量CO2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D

CuSO4溶液(硫酸)

加入过量CuO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17届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若分别将100g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至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溶液都仍为饱和溶液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甲>乙

C. 两溶液的质量:甲﹤乙

D. 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山东省乐陵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将足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装入分液漏斗中,先打开阀门K1,广口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待氢氧化钠溶液完全进入广口瓶之后立即关闭K1,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K2,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将实验后的废液倒入烧杯中并过滤,取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废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山东省乐陵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CO)

过量O2

点燃

B

FeCl2溶液(CuCl2溶液)

足量铁粉

过滤

C

NaCl溶液(MgSO4溶液)

适量BaCl2溶液

过滤

D

CaO(CaCO3)

足量蒸馏水

过滤、蒸发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有利于治理雾霾

B.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人体缺锌会引起生长发育缓慢,因此锌元素摄入的越多越好

D.垃圾中的有些金属、塑料可以循环利用,因此生活垃圾要分类回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二)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纯碱是化学工业生产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

反应原理: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H2O +CO2↑

已知:常温下氨气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二氧化碳可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可以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某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工业流程来制备纯碱,实验装置、所需实验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1)搭好装置并________________。

(2)中间的烧瓶中加入20mL饱和食盐水,并将其浸入冰水中; D中加入足量生石灰固体,E中加入足量浓氨水,利用该方法制取氨气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根据该原理,生石灰也可以用_________固体代替;B中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A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于(可分多次加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选择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NaHCO3:先打开弹簧夹________(填K1或K2),使对应一侧烧瓶中生成的气体进入饱和食盐水,大约20分钟左右时,再打开另一个弹簧夹,使其一侧的烧瓶中生成的气体进入饱和食盐水,大约5分钟即有浑浊出现,约15分钟出现大量白色固体。这种气体通入先后顺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实验过程中,中间的烧瓶浸入冰水中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备纯碱:欲得到纯碱,上述实验结束后,将固体过滤、洗涤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若将制得的纯碱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并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质量增加0.88g,则步骤(3)中制得的NaHCO3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