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如图1回答相关问题。

(1)碳原子核电荷数是______

(2)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该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______

(4)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判断,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

【答案】6 失去 金属 增多 D

【解析】

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碳原子的原子序数为6,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因此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

212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其原子比较容失去到2个电子变成离子;12号元素是镁,属于金属元素;

3)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4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在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

A. 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分解一定放出氧气

B. 活泼金属滴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学性质有关,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D. 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请写出标号②仪器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填字母序号)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3)图F为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贮气等用途的装置。当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具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如果利用F装置,收集某气体,气体从a端通入,如何检验该气体______

4)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小娟同学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均为固体)的方法来制取氨气,小娟同学应选择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_

5)取12.5g石灰石,向其中加入100g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杂质不参加反应),固液混合物的质量为108.1g,请计算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回答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的有关问题。

1)检验CO2常用澄清石灰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作燃料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科学家将CO2H2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Cu(NO3 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1)在过滤操作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2)写出探究过程中任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若溶液A为蓝色,请分析固体B的成分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铜制品在空气中久置表面生成绿色的铜锈(又称铜绿)。九(2)班化学实验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铜锈的组成和铜生锈的条件。

(1)探究铜锈的组成

(查阅资料)①铜锈受热易分解;②硫酸铜粉末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从铜器上取下适量的干燥铜锈,按右图所示装置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观察到B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依据以上现象分析,铜锈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u和_____

(2)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和在空气中的条件推测,铜生锈可能与CO2、H2O和O2有关。

(进行实验)实验小组同学取直径、长度均相同的铜丝,并打磨光亮。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

编号

A

B

C

D

E

实验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铜丝表面

有绿色物质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解释与结论)

①实验中使用”经煮沸隔绝空气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_____

②得出“铜生锈一定与C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填编号)。

③对比实验B和C,得出的结论是_____

④为验证猜想请将实验E补充完整,还应增加的药品是_____

⑤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铜生锈的条件是_____

(3)(反思与应用)

结合上述实验,你对保存铜制品的建议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选用B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B的优点是_______

(4)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5)氨气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1

1)用玻棒分别蘸取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上。

酒精_____,蒸馏水不燃烧。

结论: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

2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乒乓球碎片,在铁片中间加热。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硬纸片后燃烧。

结论:乒乓球碎片的_____比硬纸片的低。

3

在图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

①溶液中产生_____ ②短蜡烛火焰_____先于”“后于)长的熄灭。

现象②的原因是CO2 密度比空气大;_____

(拓展)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撒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小火燃烧的原因是_____。发生爆炸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 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D. 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