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通过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电解水.分离空气.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________

相信你在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图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________,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若发现试管炸裂,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

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甲”“乙”)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浓硫酸,气体应从________(选填“”或“”)端导入.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________时,再开始收集.

【答案】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防止水倒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的炸裂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试管外壁有水没有预热甲连续均匀冒出

【解析】

(1)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2)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为防止水倒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的炸裂,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加热过程中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中,使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色;一般试管炸裂可能是试管受热不均引起,也有可能是操作不当引起,例如:试管外壁有水;没有预热;收集完气体后,先撤酒精灯;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等都会引起试管炸裂;

(3)用乙装置分解过氧化氢时,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用甲装置分解过氧化氢时,过氧化氢溶液可以由注射器均匀地加入,反应速率变化不大,能够得到平稳的氧气流.故填:甲.浓硫酸能够吸收氧气中的水蒸气,可以干燥氧气,用丙装置干燥氧气时,气体应从a端导入

(4)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保存的一瓶浓盐酸,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请你根据标签上提供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瓶内浓盐酸的质量是_____

(2)5 mL该浓盐酸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_____

(3)实验室有10 mL100 mL两种规格的量筒,要量取5 mL浓盐酸,用10 mL比用100 mL量筒误差小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一些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⑤为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 B.①②的元素在周期表的同一.族

C.①③④⑤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 D.②③属于同种元素的同种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1)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纯净物中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_____

(2)由图③所表示物质可通过化学变化转化为图②所表示物质,该变化是本单元课本上介绍的一个变化,其文字表达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X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___

“11”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_______(填离子符号)。

(2)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空气后,对液态空气的气化产生了兴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液态空气气化首先分离出来的是什么气体?

猜想和假设:甲同学认为首先分离出来的是氧气

乙同学认为首先分离出来的是氮气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集气瓶收集一瓶先气化出来的气体;

______________

甲同学的猜想是错的得出结论:根据实验分析,液态空气气化首先分离出来的是________,该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酸碱盐为专题进行了以下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酸与碱反应的实验,请回答: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过程没有明显现象,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要确定反应后溶液的成分,可供选用的试剂有:石蕊溶液、氧化铜固体、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你认为什么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

(2)在做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中,某同学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金属铝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查阅资料可知: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 NaAlO2),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某化学小组通过以下在溶液中进行的实验,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a.HCl与Ca(OH)2

b.H2SO4与K2CO3

c.NaOH与CuSO4

d.Ba(NO32与Na2SO4

e.Na2CO3与KOH

①以上实验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___

②实验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如图2是某同学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

上述操作中有一步错误,该错误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7%(“>”、“<”或“=”);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

(5)为测定部分变质的烧碱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该固体样品10g,加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57.8g。计算: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  )

A. 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B. 研究分子的运动

C. 研究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D. 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钠元在元素周期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題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A、B、C中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写字母编号);

(3)A和B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C所表示的粒子是 (填“原子”或“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