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分析图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______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改变了

C.水分子被破坏变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了 D.水分子大小改变

(2)如图为电解水实验示意图分析图可知,

①电解水时,将_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气体A________,该气体是人类最理想的燃料,说明该气体具有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②若检验B管中生成的气体,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c.电解水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

A. 只有a、c B. 只有a、b C. 只有a、c、d D. a、b、c、d

④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为水的净化及蒸馏水的制取分析图可知

①水样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在过滤的操作中,能起到引流作用的仪器是_______

③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_______

A.发现滤液仍浑浊需重新过滤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④在所得的清水中加入了消毒剂,该过程发生了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⑤检验蒸馏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用______来区分,生活中通过________方法可以把硬水变为软水。

【答案】AB 氢气 可燃性 带火星的木条 C 氢气+氧气 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之沉降 玻璃棒 D 化学 肥皂水 煮沸

【解析】

(1)A.粒子在不断运动,所以水分子在不断运动,此选项正确;B.物质的三态变化是分子间隔的改变,此选项正确;C.水蒸发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在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不变,此选项错误;D.在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间隔发生改变,水分子大小不变,此选项错误。故选AB。

(2)①电解水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水时,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由图看出,试管A中的气体比试管B中的气体多,所以气体A为氢气,氢气热值大,燃烧产物只有水,无污染,是人类最理想的燃料,氢气能作燃料,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②B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③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此选项正确;b水是一种纯净物,水中不含有氢气和氧气,此选项错误;c.电解水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此选项正确;d.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此选项正确。故选C。

(3)①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②在过滤的操作中,玻璃棒起到引流作用A.发现滤液仍浑浊,说明实验失败,需重新过滤,此选项正确;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此选项正确;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此选项正确;D.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以防液体从滤纸与漏斗之间流下,起不到过滤的作用,此选项错误。故选D。④消毒剂对水杀菌消毒是化学变化。⑤区分硬水软水用肥皂水,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把硬水变为软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兴趣小组利用如图仪器或装置进行气体制备,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b:_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若要制取并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则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如果用该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3)若要在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______(填序号)进行组装。

(4)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经认真思考后,认为可用右图装置收集氧气。若集气瓶中装满水,那么进气口应是_________(填“a”或“b”),

(5)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

(6)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右图所示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

A.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B.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某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备和收集氧气,他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来制取。用装置E来收集,其原因的________,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________

(2)通常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气密性检查,如果装置不漏气,可以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将手松开一段时间后(导管仍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

(3)若选用C收集氧气,你认为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

(4)实验结束拆除装置后,发现试管炸裂,试分析造成此后果的可能原因_______(要求答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资料在线)①Na2CO3+H2SO4 ——- Na2SO4 + H2O + CO2 ②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热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_____。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_______

(2)和课本实验比较,小帅同学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线变红色的是_______小媚这一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

②氨气可以由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请写出反应的化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

某同学用含碳酸氢铵的化肥制取收集氨气,

若将装置A、C、D依次连接,加入25g化肥样品,加热至A中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她称量装置D的质量如表:

实验前D装置的质量

150g

实验后D装置的质量

153.4g

③由此分析得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_________g。

④通过反应的表达式可以知道:氨气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请计算此化肥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⑤请计算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图示可知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 示意图中生成物为混合物

D.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中,反应物是NONH3生成物是N2H2O

B. 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514

C.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 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 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 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哈药集团制药六厂生产的新盖中盖牌高钙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原料]碳酸钙、维生素D

[功效成份]补钙每片中含:

(Ca)550 mg维生素D 100 IU

[食用方法] 每日1次,每次1

[ ] 2.5g/

[主要原料]碳酸钙、维生素D

[功效成份]补钙每片中含:

(Ca)550 mg维生素D 100 IU

[食用方法] 每日1次,每次1

[ ] 2.5g/

(1)维生索D种类较多,其中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试计算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维生素D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计算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秋天桂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水银温度计受热液柱升高,是由于原子的间隙增大造成的

C. 一般,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 两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