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实验是探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重要方法和手段.
(1)A、B二个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请回答:

①导致A实验测定结果偏小的可能原因有______(举一例).
②B实验通过验证反应产物并根据化学反应前后______种类不变来推断甲烷的组成.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氨气的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氨气的两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
(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Ⅰ)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Ⅱ)连接装置A与C,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操作有:a.停止加热 b.固定试管  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装药品和放棉花 e.加热,收集氧气.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______.
(Ⅲ)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收集装置应选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Ⅳ)若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需用A装置外,还需连接______装置,连接该装置的目的是______,实验结束后,先用弹簧夹将连接两个装置的橡皮管夹住,然后熄灭酒精灯,这样做除了能防止生成的铜被氧化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

解:(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l/5的可能原因:①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耗尽;②装置漏气(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 等); 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等;故导致A实验测定结果偏小的可能原因有:红磷少(或装置气密性不好等);
B实验通过验证反应产物二氧化碳和水并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推测甲烷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的结论;
(2)根据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的方法可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根据形成喷泉的现象说明氨气易溶于水、且喷泉是红色的,同时说明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的化学性质;
(3))(Ⅰ)①是试管; ②是长颈漏斗;
(Ⅱ)用氯酸钾制取氧气,产生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制取气体时在加药品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和放棉花、固定试管、加热,收集氧气、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停止加热;
(Ⅲ)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属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因此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装置E(向上排空气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Ⅳ)若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需用A装置外,因为还要检验反应的产物,故还需连接F装置;实验结束后,先用弹簧夹将连接两个装置的橡皮管夹住,然后熄灭酒精灯,这样做除了能防止生成的铜被氧化外,因为停止加热后会使试管骤冷,因此还具有的作用是:防止F中溶液倒吸,使试管爆裂.
故答案为:(1)①红磷少(或装置气密性不好等); ②元素
(2)密度比空气小 易溶于水
(3)(Ⅰ)①试管 ②长颈漏斗;(Ⅱ) 2KClO32KCl+3O2↑ 气密性检查
(Ⅲ) B E CaCO3+2HCl=CaCl2+CO2↑+H2O
(Ⅳ) F 检验气体生成物 防止F中溶液倒吸,使试管爆裂
分析:(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l/5的可能原因:①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耗尽;②装置漏气(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 等); 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等;根据甲烷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推测甲烷的元素组成;
(2)根据实验的现象推测氨气的性质;
(3)(Ⅰ) 熟练掌握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及其用途;(Ⅱ)用氯酸钾制取氧气,产生氯化钾和氧气,写出方程式;根据实验的步骤回答操作;
(Ⅲ)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方法;
(Ⅳ)根据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装置特点分析.
点评:本题考查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有关问题、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等,知识面较广,关键是了解用红磷测定氧气在空气中含量的实验的注意事项、了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方法及技巧及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收集方法等的选择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徐汇区一模)化学实验是探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重要方法和手段.
(1)A、B二个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请回答:

①导致A实验测定结果偏小的可能原因有
红磷少(或装置气密性不好等)
红磷少(或装置气密性不好等)
(举一例).
②B实验通过验证反应产物并根据化学反应前后
元素
元素
种类不变来推断甲烷的组成.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氨气的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氨气的两条物理性质
密度比空气小
密度比空气小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Ⅰ)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试管
试管
,②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Ⅱ)连接装置A与C,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实验操作有:a.停止加热  b.固定试管   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装药品和放棉花 e.加热,收集氧气.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
气密性检查
气密性检查

(Ⅲ)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B
B
,收集装置应选
E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
CaCO3+2HCl=CaCl2+CO2↑+H2O

(Ⅳ)若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需用A装置外,还需连接
F
F
装置,连接该装置的目的是
检验气体生成物
检验气体生成物
,实验结束后,先用弹簧夹将连接两个装置的橡皮管夹住,然后熄灭酒精灯,这样做除了能防止生成的铜被氧化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防止F中溶液倒吸,使试管爆裂
防止F中溶液倒吸,使试管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通过化学实验可以认识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
[探究1]研究常见物质组成.A、B、C都是教材上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
(1)导致A实验测定结果偏小的可能原因有
红磷不足
红磷不足
(举一例).
(2)B实验的目的是
(选择下列正确的序号填空)
①确定水的组成   ②研究水的导电性  ③研究水分子的运动
(3)C实验通过验证反应产物并根据化学反应前后
元素
元素
种类不变来推断甲烷的组成.

[探究2]研究气体的制取、性质和收集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试管
试管
,②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2)小红将A与C相连,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实验操作有:a.停止加热  b.固定试管   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装药品和放棉花 e.加热,收集氧气.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
检查装置气密性
检查装置气密性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选
BE
BE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
CaCO3+2HCl=CaCl2+CO2↑+H2O

(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氨气的性质时,做了如图1两个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写出氨气的两点性质
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氨气易溶于水
氨气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通过化学实验可以认识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
【探究1】研究常见物质组成.图中A、B、C都是教材上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
精英家教网
(1)导致A实验测定结果偏小的可能原因有
 
(举一例).
(2)B实验的目的是
 
(选择下列正确的序号填空)
①确定水的组成   ②研究水的导电性  ③研究水分子的运动
(3)C实验通过验证反应产物并根据化学反应前后
 
种类不变来推断甲烷的组成.
【探究2】研究气体的制取、性质和收集,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精英家教网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小红将A与C相连,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操作有:a.停止加热、b.固定试管、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d.装药品和放棉花、e.加热,收集氧气.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
 

(3)小华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她应选用图中
 
作为发生装置,写出该方法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当稀盐酸接触到大理石后反应便立即开始不能认为控制其速度,如果稍改变所选装置,便可控制其反应速度,请从图1中的仪器中选择一种更换小华选择装置中的一种仪器,以达到控制反应速度的目的,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
(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氨气的性质时,做了图2两个实验:
精英家教网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写出氨气的两点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化学实验是探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重要方法和手段.
(1)A、B二个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请回答:

①导致A实验测定结果偏小的可能原因有    (举一例).
②B实验通过验证反应产物并根据化学反应前后    种类不变来推断甲烷的组成.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氨气的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氨气的两条物理性质       
(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Ⅰ)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Ⅱ)连接装置A与C,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操作有:a.停止加热  b.固定试管   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装药品和放棉花 e.加热,收集氧气.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   
(Ⅲ)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装置应选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Ⅳ)若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需用A装置外,还需连接    装置,连接该装置的目的是    ,实验结束后,先用弹簧夹将连接两个装置的橡皮管夹住,然后熄灭酒精灯,这样做除了能防止生成的铜被氧化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