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和验证气体性质的实验,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由实验E可得到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

(2)若要制取一瓶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

【答案】B 反应物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CaCO3+2HC1=CaC12+H2O+CO2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AC

【解析】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水的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B,理由是反应物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1=CaC12+H2O+CO2↑;实验E中蜡烛由低到高逐渐熄灭,可得到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2)若要制取一瓶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装置是A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单质,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物质是

(2)若B与X发生置换反应,则X是

(3)写出C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家TimRichard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所示),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下列有关小狗烯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338g

B. 小狗烯52个原子构成

C. 小狗稀冲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

D. 小狗烯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02H20的质量比为4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提出猜想]甲组铜粉乙组氧化铁粉末丙组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方案1: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___(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若甲组猜想正确,则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8g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入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

若乙组或丙组猜想正确,则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实验时要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

等装置完全冷却到室温,称量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为mg。若乙组猜想正确,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1虚线框内的装置是用于吸收CO2并收集CO,请从图2(广口瓶内均为氢氧化钠溶液)中选择最合适的装置______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围绕气体的实验室制取进行研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问题。

1)图②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此装置制取气体的适用条件是_____

2)图③装置相比图②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

3)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保持不变

B. 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 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3:4

D. 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査阅资料)

五氧化二磷白烟有毒,会刺激人的呼吸道,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的着火点240℃。

(实验与事实)

Ⅰ.甲组同学依据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如下的实验现象:

A.薄铜片上红磷不燃烧 B.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C.薄铜片上白磷燃烧

请用上述实验现象的序号填空:

①根据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对比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②根据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对比得出: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它的着火点。

Ⅱ.乙组同学依据图乙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只加热b干燥管,立即改通0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憐燃烧。

1)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拓展)

1)乙组实验①中通人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环保角度分析,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组实验更优秀。

4)图丙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中,利用“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原理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导致此现象产生的一种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

(3)实验2是实验1的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 ④号棉球先有明显的现象,通过此现象可得二氧化碳的另一性质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对本学期所学的物质进行了整理。采用地铁线路图的形式,不同站点代表不同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的转化关系)

l)在1号线中,写出CO2→Ca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通过CH4CO2的转化可以完成1号线到Ⅱ号钱的换乘,请任选一个反应完成换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若YZ都属于单质,且Y能与X反应生成Z,请写出YX反应生成Z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