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木柴劈成块 B.西瓜榨成汁 C.残雪化成水D.高粱酿成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广东省卓越教育集团九年级下学期四城联考B卷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用语表示。

(1)氯化钙

(2)2 个氮分子

(3)铝离子

(4)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暗紫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四川省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某化合物30g与氧气完全燃烧生成了44g的二氧化碳和18g的水。

请你通过计算证明30g的该物质一定含有什么元素及各元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九年级上月考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2)加热高锰酸钾并用装置A和E制取并收集氧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① 。收集氧气完毕,应先② ,再③

(3)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① (填上图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②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九年级上月考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取得明显效果。交警使用的一种酒精检测仪中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重铬酸钾(K2Cr2O7)能够和乙醇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反应现象判断驾驶员是否饮酒。该物质(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A.+4 B.+5 C.+6 D.+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热水中白磷、试管中红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迁移】(1)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

你赞同的预测是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__.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用扇予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分析硫、碳、铁丝三种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回答问题.

(1)A实验中能说法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B实验中检验生成物是二氧化碳的药品是 ______________ ;

(3)C实验中集气瓶底部需要放入少量水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或现象

解释

A

八月桂花,十里飘香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25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D

打开浓盐酸可看到“白雾”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A.燃烧的条件 B.铁钉生锈的条件 C.证明CO2与NaOH反应 D.分子运动的现象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 洗的方法,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 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