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

请写出该中和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甲同学: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二: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丙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并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pH________(填“>”“=”或“<”)7

猜想一不成立

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与甲同学方案不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拓展探究:你还能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吗?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NaOH+HCl=NaCl+H2O

1)猜想三:两种物质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理由是:若氢氧化钠有剩余,则反应后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就不会出现无色的现象,而溶液会变红才对。

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pH<(填“=”7

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1﹣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溶液变红

猜想三:成立(填成立不成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

猜想三成立

【解析】

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为:NaOHHCl==NaClH2O,故填:NaOHHCl==NaClH2O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三应该是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已经有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呈碱性,溶液应该是红色,所以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故填:两种物质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若氢氧化钠有剩余,则反应后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显示红色

(2)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猜想一不成立,则溶液不是中性,那溶液只能是酸性,所以其pH应该小于7;故填:<

②另一种方案: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1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溶液变红,则猜想三成立,故填: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1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溶液变红; 猜想三成立

(3) 还可以: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碳酸钠溶液振荡,有气泡产生则猜想三成立。故填: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猜想三成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某样品(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取50g的样品放置于烧杯中,然后取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g,加入到装样品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32.4g溶液。求: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精确到0.1%)。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①Cu(NO3)2溶液和CuSO4溶液都含有大量 填离子符号)。

②向Cu(N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片,充分反应后,可看到的现象是 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2)除上述实验外,在溶液中与Cu(NO3)2和CuSO4均能反应的物质还有

(任举二例,填化学式,下同)

(3)在溶液中能与CuSO4反应而不与Cu(NO3)2反应的物质有 (任举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5 g样品,加入27 g水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稀盐酸,同时测定溶液的pH。当pH=7时,刚好用去10%的稀盐酸36.5 g。试计算:

(1)将100 g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g。

(2)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1)对A物质来说,a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t1℃140 g 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此时溶液是______(填饱和不饱和)状态,然后再加入A物质40 g,可用曲线上的____点表示。

3t2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4)若将d点对应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你阅读下列一段新闻,并完成有关问题。

2005616日《海峡都市报》报道:位于我市河东社区外的琼东河,已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破砖头、牛奶包装盒等挤占了大半个河道。

(1)城市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多种,填埋是其中的一种。垃圾填埋后会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_,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

(2)生活垃圾中的塑料矿泉水瓶、塑料袋都属于___(金属”“有机高分子材料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塑料制品已被广泛应用。请分析使用塑料的利弊(各写一点):利:____。弊: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现有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入丙物质;恒温蒸发溶剂;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3)盐碱湖当地的居民,有“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结晶方法,冬天捞到的“碱”,其溶解度曲线与图中的   相似.

(4)在t1时,将1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  g.

(5)t1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演技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上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____________________

(2)A装置用于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数置收集C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C中的两个气球悬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

A 氢气 B 氧气 C 空气

(5)D试管中通入CO2,当出现_____________现象,表示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盐酸、硫酸是常见的两种酸.①打开装浓盐酸的试剂瓶时,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_________性.②用水稀释浓硫酸时,____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即可.

(2)如图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①从说明上可以判断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撞击易爆炸 C.受热易分解

②若把硝酸铵溶于水配成溶液并用 pH试纸检测溶液酸碱性,发现常温下溶液的pH=6,则该盐溶液呈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③硝酸铵与碱反应生成硝酸盐,写出硝酸铵与熟石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