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目前世界上 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其重要步骤如下:

(1)上述步骤中试剂①应过量,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 Mg(OH)2沉淀与试剂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MgCl2全部转化成沉淀 Mg(OH)2+2HCl=MgCl2+2H2O

【解析】(1)海水中加入试剂①后有氢氧化镁生成,说明试剂①是碱,加入过量的试剂①是为了将MgCl2全部转化成沉淀;

(2)氢氧化镁加入试剂②后有氯化镁生成,说明加入的试剂②是稀盐酸,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可能的原因是 (填一条即可)。

2)放置一周后,B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3C实验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4D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重庆一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精盐配置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NaCl溶液。

(1)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A操作中玻璃棒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粗盐提纯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将粗盐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上进行称量 ②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③蒸发时待水分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 ④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应重新过滤

(3)配置NaCl溶液时,称量精盐发现天平指针偏左,应______(填序号)

A.增加适量砝码 B.减少适量砝码 C.增加适量精盐 D.减少适量精盐

(4)配置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填序号)

①粗盐溶解时不充分 ②过滤时滤纸破损

③蒸发时溶液飞溅 ④配溶液时称量的精盐仍潮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注:不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向50gA80gB固体中各加水150g,加热溶解,同时蒸掉50g水,冷却至T1℃,此时 ( )

A. 二者均有晶体析出 B. 只有A析出

C. 只有B析出 D. 二者均没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100 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A. 煅烧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少

B. 共生成56 g氧化钙

C. 煅烧前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变

D. 共生成16 g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这一结论是科学家们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

(1)实验室中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备氢气。请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并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氢气的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 (用接口处字母填写)。

(2)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

①氢气在点燃前一定要_________

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若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在相同条件下,欲使1L氢气完全燃烧,所需空气至少约为______L。

(3)科学家们又用“电解法”证明了水的组成(装置如图所示,电极不与水及生成的气体反应)。

电解时,水中需加入少量的NaOH,其作用是_________。 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乙两量简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4)拉瓦锡还用另一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

他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质枪管,结果得到了氢气,同时枪管表面有黑色固体(磁铁矿的主要成分)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也可以证明水的组成。

装置A中的玻璃管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1,装置B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据此可计算出水中O、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用含 m1、m2的代数式表示)。实验时该比值往往略小于8:1,原因可能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铝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实验回顾)

(l)铝与稀盐酸反应。

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氢气。

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B装置收集氢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能否置换出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提出问题)

铝能否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查阅资料)

物质

钠与水

铝与水

汞与水

能否发生反应

能反应

能反应

不反应

(交流与讨论)

(I)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膜的作用。如生活中可用铝壶烧水。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除去铝表面氧化铝薄膜的方法(举一例)_________。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将铝片浸入氯化汞( HgCl2)溶液中,形成铝汞齐(铝汞合金)破坏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且防止其重新生成。

(实验探究)

(1)将铝片完全浸入氯化汞(HgCl2)溶液中1分钟左右,取出,立即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加入到蒸馏水中(如图2),其表面生成大量气泡、周围出现白色沉淀。铝与氯化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在导管口a处涂肥皂水,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形成,当气泡离开导管后,气泡______(填下沉上升),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泡,发出爆鸣声。

(实验结论)

铝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写出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1)2装置内,在铝与水反应的过程中,若关闭导管上的活塞K,反应停止,其原理是_______。当再次打开活塞K,反应继续,产生气泡。铝未能生成氧化铝,其原因是________

(2)汞有毒,会污染环境,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硫粉处理单质汞,用饱和硫化钠溶液处理使用过的氯化汞废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AB装置都可以制取氧气,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其实验室制取原理是FeS()+H2SO4=FeSO4+H2S↑。要制取该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并选择装置_______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固体粉末由Mg、MgO、Mg (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

(实验过程)

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步骤:倾斜Y形管,有气泡产生,待样品充分反应,测的生成气体的为55.6mL,根据本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转化为质量约为0.005克。

步骤:拆下装置,往Y形管内残余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2.90g。

(回答问题)

(1)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是:把水准管上移一段距离,使水准管和量气管中的水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差________(改变”、“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2)使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填标号)。

A. 样品转移到硫酸溶液中 B. 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

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

通过步骤推断,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通过步骤计算,样品中镁元素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_

结论:该样品中物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水槽中冷水的作用是防止反应放热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B.实验前可通过样品质量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

C.上下移动水准管,使水准管中液面和量气管中液面一样高再读数,这样才能利用本实验条件下气体密度和体积转化气体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