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圆底烧瓶中充满CO2,通过注射器向瓶中分别加入同体积水和NaOH溶液。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气压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②表示NaOHCO2发生的反应

B. 该实验不能证明NaOH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C. 刚开始压强增大是因为加入液体后气体被压缩

D. 800s时,曲线①表示的溶液显酸性

【答案】B

【解析】

A、对比①②中的压强变化曲线可知,②压强降低明显高于①,因此①表示二氧化碳溶于水,②表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该实验能证明NaOHCO2发生了化学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刚开始压强增大是因为加入液体后气体被压缩,该选项说法正确;D、800s时,曲线①表示的溶液显酸性,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图.

已知生铁的含碳量为 2%--4.3%,钢的含碳量为 0.03%--2%。

(1)反应:①Fe2O3+3CO 2Fe+3CO2 ②3C + 2Fe2O3 4Fe + 3CO2↑。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 ,用于高炉炼铁的原理是 _________(填序号)

(2)生铁属于 _________ (纯净物混合物”),其熔点比纯铁 _________(”),铁是由 _________ 构成的物质(分子”、“原子离子”)。

(3)炉渣中含有硅酸钙(Ca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___

(4)将钢锭轧成钢板,属于_________(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

(5)钢铁制品可能会生锈,写出用稀硫酸除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铁的活泼性大于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如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

(1)甲、乙两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

(2)甲、乙两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后物质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发生了”或“未发生”)改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全球近140个国家将根据签署的《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在2020年前禁止生产和出口含汞产品,如电池、荧光灯、化妆品、温度计、血压计等。汞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汞为非金属元素 B. 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80

C. 汞原子的质子数为80 D. 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口处的河水呈浑浊状,是因为水中含有许多___________

(2)加絮凝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过滤池,可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性炭吸附池,可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清水池里的水___________(不是”)纯水; 若要制得纯水, 可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绿矾(FeSO47H2O),又称绛矾,始载于《新修本草》矾石有五种……其绛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故名绛矾矣”。绿矾在医药、净水、化肥、农药等方面有广发的应用。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学习活动:

.制备FeSO4

(1)请你写出一个以Fe为原料制备FeS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若有5.6 g Fe完全反应,理论上生成FeSO4_______g。

.小组同学在用绿矾配制FeSO4溶液时发现,溶液颜色会由绿变黄。然后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FeSO4溶液能与氧气反应,反应生成的可溶性含铁物质遇KSCN溶液会变红。

.保存FeSO4溶液时要加入稀硫酸和铁钉,置于阴凉处。

(提出猜想)

影响FeSO4溶液与氧气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有温度、浓度、溶液酸碱性、是否有铁钉等。

(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

(2)通过对比实验②和③,得出的结论是 _____

(3)欲得出“稀硫酸和铁钉共同存在下才能有效防止FeSO4溶液变质”的结论,需要对比_____ (填编号)。

(4)实验⑤中,FeSO4溶液变质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SO4 + 2H2SO4+ O2 2Fe2(SO4)3 + _____ 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 .

A.其他条件相同,溶液酸性增强,FeSO4溶液变质加快

B.其他条件相同,FeSO4溶液浓度越大,变质越快

C.实验⑥中,滴加KSCN溶液后,略显红色,振荡后溶液变为浅绿色,可能是发生了反应Fe2(SO4)3 +Fe=3FeSO4

D.“其绛矾本来绿色……烧之赤色”,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铁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普阅读理解〗

1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新鲜的水果人人爱,但关于水果保鲜有很多传闻,现从科学角度对传闻进行解读。

传闻1:给橙子打蜡

霉菌是橙子最大的威胁,往橙子上喷液态石蜡是对付霉菌的有效方法,虽然用在食品工业方面比较奇怪,但是对橙子非常适合。橙子外皮一般不作食用,石蜡又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物质,不大量摄入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传闻2:给荔枝泡药水

荔枝素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的说法,是保质期较短的季节性水果。目前最常用的荔枝保鲜剂是柠檬酸和冰盐水,前者能够减少荔枝外壳表面的真菌,并让果皮处于微酸环境中,延缓其变色;后者是用低温抑制荔枝的呼吸强度,起到保鲜、延长贮藏时间的作用。这样浸泡过的荔枝保质期可延长至7~15天。

传闻3:香蕉是催熟的

乙烯(C2H4)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很少的乙烯就能让香蕉迅速成熟,而成熟中的香蕉又会不断地产生乙烯,因此熟香蕉的贮藏期很短,在远距离的运输过程中容易腐烂。为延长香蕉的保存时间,控制乙烯的浓度,国际通行做法如下图所示。

按照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3-2014)》,合理使用乙烯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有些人认为乙烯是一种激素,吃了用它催熟的香蕉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其实,植物生长调节剂又称为“植物外源激素”,只对植物起作用,它和动物激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作用机理也不同,对人体并不会起作用。

《标准》中部分水果的乙烯最大残留量

食品

苹果

香蕉

猕猴桃

哈密瓜

葡萄

蓝莓

最大残留量(mg/kg)

5

2

2

1

1

20

看完上面关于传闻的解读,相信你对如何健康食用水果已有心得。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水果变色腐烂发生了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荔枝保鲜剂中柠檬酸的作用是_______

(3)按照国家标准,猕猴桃中乙烯的最大残留量为______ mg/kg。

(4)香蕉采摘后,维持低温、充入CO2和使用高锰酸钾,会使乙烯的浓度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

(5)下列有关水果保鲜及食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石蜡能延长橙子的保质期

B.温度不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

C.儿童性早熟跟食用催熟香蕉等水果有关

D.合规使用化学方法水果保鲜不会对人造成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 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乙>丙>甲

B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

C若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D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模拟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

(1)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C处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李看到红色固体全部变黑了,认为产物就是单质铁,但小王提出了质疑:还有可能生成其它物质。为了进一步验证其固体成分,小王查到下列资料:①铁的氧化物有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该化合物中铁有+2、+3两种化合价),其中氧化铁为红棕色,其余都为黑色;并且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②铁的氧化物都能与酸发生反应而溶解。③黄色的溶液:含有Fe3+的溶液(如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

根据上述信息,小王又设计了两个实验。

[实验1]

将黑色固体研磨后,取少量加入______溶液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溶液未变黄色,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实验2]

再用磁铁吸引余下黑色固体,实验后即可对黑色固体成分进行判断:如果_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