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过程中,不慎用到了浓盐酸,导致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他们设计了如下除去氯化氢气体并探究CO2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的实验。

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CO2H2O发生反应:

2 Na2O2+ 2 CO2=" 2" Na2CO3+ O2

2 Na2O2+ 2 H2O =" 4" NaOH + 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作用是

2)为确定反应后装置B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小组同学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形成溶液M,无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不含 ,该小组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 Na2CO3 猜想二: NaOH 猜想三: Na2CO3NaOH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 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取上述形成的溶液M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证明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小组中有同学认为,将上述滤液中滴加的酚酞试液换成硝酸铜溶液,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的观点 (填正确错误),理由是

【拓展延伸】在盛有氯化铵(NH4Cl)浓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

【答案】1)除去HCl气体(2Na2O2

【做出猜想】二 氢氧化钠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实验验证】CaCl2BaCl2

【交流反思】正确 如果含有氢氧化钠就会生成蓝色沉淀

【拓展延伸】氧气和氨气

【解析】试题分析:(1)装置A盛装的是碳酸氢钠溶液,能与盐酸反应,故作用是除去HCl气体

2)根据资料可知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故小组同学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

水溶解形成溶液M,无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不含Na2O2

【做出猜想】大家一致认为猜想二不合理,理由是氢氧化钠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故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实验验证】要证明固体中既有碳酸钠又有氢氧化钠,应先出去固体中的碳酸钠,然后再来证明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因为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故取上述形成的溶液M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过滤,此时溶液中的碳酸钠全部被除去,再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则证明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将上述滤液中滴加的酚酞试液换成硝酸铜溶液,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该同学的观点正确,如果含有氢氧化钠就会生成蓝色沉淀,反应为:2NaOH+Cu(NO3)2=2NaNO3+ Cu(OH)2

【拓展延伸】在盛有氯化铵(NH4Cl)浓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有过氧化钠(Na2O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的氧气,也有氯化铵(NH4Cl)与生成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氨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固体M(由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组成)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有色溶液甲.进行图中实验.(X、乙、丙均为无色溶液且X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均恰好完全反应)试推断:

(1)沉淀C的化学式为

(2)X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甲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4)固体M最多由 种物质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有毒,会使人窒息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做温室肥料,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用制碳酸饮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2时,将50g 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100g a的饱和溶液

B.用等质量的a、b、c 三种固体配制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c溶液 > b溶液 > a溶液

C.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 > a = c

D.将t2时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a >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O B2O CO2 D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化合价顺序,在N2、N2O、NO、 、NO2、KNO3的排列中的横线内应填入的化学式是

AKNO2 BNH4NO3 CNH3 DN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请将下列实验中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的序号填入恰当的空格中。

A试管破损 B标签被腐蚀 C失火 D试剂被污染

1刚被加热的试管立即用冷水清洗

2倾倒液体,标签没朝着手心

3未清洗的滴管吸取别的试剂

4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上述装置制取O2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其原因是

(4)NO2是一种红棕色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能和NaOH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实验室用铜和浓硝酸反应制取,制取NO2的发生装置是 ,用F装置收集NO2,气体从 (填a或b)端进入,为防止污染环境,装置F要与装置 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