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的是 (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的加水

B.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和镁粉

C. 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D. 向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解析】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的加水时,pH不断减小,但是无论加入多少水, pH不可能等于或小于7,错误;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镁粉时,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应该相等,错误;C、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不能在溶解硝酸钾固体,溶液的质量不变,错误;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没有沉淀生成,后来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沉淀,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育才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用下图装置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小伟认为装置A加热前试管内的物质是纯净物

B. 小明认为若将装置B 中的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就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C. 小芳认为装置D收集到的氧气比装置C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D. 小华用图2中的装置来代替装置C收集氧气时,应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导气管b处进行验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

(1)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氧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

(2)若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Y=________

(3)写出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B装置中的长颈漏斗末端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室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所属反应类型是________.将装置AC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目的是________.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___(填①或②)通入.

(4)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1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

(2)234对应三种碳单质,图3单质的名称是_____

(3)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原因是墨中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_____

(4)如图5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下图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上述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_____g

(2)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③④①②⑤

(3)如图⑤称量过程中若发现指针偏向左边,你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4)用量筒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则配制结果将偏________(”)(假设氯化钠质量的计算和称量均正确,且实验过程中氯化钠无损失). 

(5)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请依据所学的知识填空。

(1)下列制品的用途,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___

(2)金属资源在地球上分布广泛。人们在自然界中仅发现金、银等少数金属单质,其余金属元素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你认为金属的存在形式主要和______有关。

(3)农业上用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波尔多液作为杀菌剂。有经验的农民都不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或盛放波尔多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在空气中铝制品更耐腐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___________

(5)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流程简图如下(已知:母液中有一种铵态氮肥)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中先通入氨气的目的是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产率

B. 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

C. 反应II得到的CO2可以循环使用

D. 反应I的方程式为NaCl+NH3+CO2=NaHCO3↓+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图所示顺序摆放着6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A、B、C、D、E、F代表对应的溶液)。其中E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为此,他们做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E溶液的成分是什么?

【初步判断】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原则,E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①酸;②碱③盐

【提出猜想】

猜想Ⅰ:NaOH溶液;

猜想Ⅱ:Na2CO3溶液;

猜想Ⅲ:Na2SO4溶液;猜想Ⅳ____溶液(任写一种).

设计并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猜想Ⅱ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如下表所示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猜想Ⅱ正确

【分析与推理】

①完成实验一后,李成同学即认为猜想Ⅰ正确,张平同学认为猜想Ⅰ不一定正确,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写出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实验中存在明显操作错误,该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