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 可以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B. 实验要求中未说明药品的用量,应取最少量,液体12 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C. 取用块状药品可以用手拿

D. 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答案】B

【解析】A.用试管加热固体或液体时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中上部,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不能用手手持试管加热,故A错误;

B.实验室中取用药品,若未指明药品用量,液体药品取用1~2mL,固体药品盖满试管底部即可B正确;

C.实验室中取用固体块状药品,不能直接用手触摸,应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药品,故C错误;

D.实验室中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的试剂瓶中,不可放入原瓶,故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同学们在学习Ca(OH)2的化学性质时,对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 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 猜想:只含有NaOH;

猜想:可能含有

猜想:可能含有NaOH Na2CO3

猜想可能含有NaOH Ca(OH)2 Na2CO3

【分析讨论】经分析和讨论,全体同学认为猜想 肯定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设计】现实验室仅提供稀盐酸、氯化钙溶液、酚酞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是正确的。请在空格内写出实验操作、预计现象和结论。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俗名纯碱)的水溶液呈碱性。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课上,老师让小组同学完成二氧化碳制取和验证的实验设计,老师为小组同学提供

了大理石、高锰酸钾、稀盐酸、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及相关的仪器和用品,请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A和B并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

(2)写出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标出仪器的名称

(4)若在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中B中导管口没有气泡,也没有浑浊出现,请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酒精作燃料 C2H5OH + 3O2点燃 2CO2 + 3H2O 氧化反应

B高炉炼铁 3CO + Fe2O3 高温 2Fe + 3CO2 置换反应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复分解反应

D实验室制取氧气 2KClO3 2KCl + 3O2 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高楼林立的哈尔滨,有一座28层的建筑,该建筑是采用新技术建造的。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可节省157%的用钢量、l58%的混凝土量、534%的模板量和12%的人工量,单体工程主体结构能够减少碳排放83%。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钢和生铁,都属于金属材料

B.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

C.楼内装修时,粉刷墙壁所用石灰浆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D.减少碳排放对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值得提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3分)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变化用微观图示表示如下:其中用“”、“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请你根据图示从微观角度回答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此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徽观粒子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关于气体的实验,所用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

A B C D E

(1) 甲同学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选择的收集装置是C或 ,用 置于集气瓶口检验C收集满氧气。

(2) 乙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该同学发现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并有刺激性气味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反应中氧气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b此时得到的气体一定是混合物

c只加热氯酸钾,若生成的气体无气味,说明刺激性气味一定与二氧化锰有关

d可能是生成的氧气与残留在发生装置中的空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新物质

(3) 丙同学研究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发现

不纯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下图F是他其中一次

实验的装置,集气瓶中有

约占总体积40%水,氧气从 (填ab

导管口进入,排尽集气瓶中的水,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

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4) 图G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G装置的优点是

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打开弹簧夹,固体与液体

接触,反应便能发生,请简述使G装置中反应停止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量的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如下反应:FeCl3+3NaOH Fe(OH)3↓+3NaCl。x轴表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像变化趋势一致是

A.混合液中H2O的质量 B.混合液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C.混合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D.混合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