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足量盐酸中加入一根表面生锈的铁钉,可以发生________个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若不止一个反应,按顺序写).

答案:
解析:

两,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高新区二模)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该红色粉末可能由Cu、Fe2O3两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是:①Cu       ②Fe2O3    ③Cu和Fe2O3
[查阅资料](1)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
(2)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实验探究]
[甲组同学]:定性检测该红色粉末的物质组成
(1)小云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充分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得有色溶液.则猜想
一定不成立,其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2)小伟向小云得到的有色溶液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铁丝,反应充分后,观察到
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现象,得出猜想③成立.
[乙组同学]:定量测定该红色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实验步骤:小晨称取该红色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下图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高温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物质的总质量(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48.3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47.1g

洗气瓶和瓶中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258.6g 洗气瓶和瓶中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261.9g
[交流讨论]
(1)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目的是
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
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
 高温 
.
 
2Fe+3CO2
3CO+Fe2O3
 高温 
.
 
2Fe+3CO2

(2)根据上述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计算:红色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80%
80%

(3)从环保角度看上述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在导管口放点燃酒精灯,将一氧化碳烧掉;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在导管口放点燃酒精灯,将一氧化碳烧掉;

[拓展延伸]对实验后B装置洗气瓶内溶液中是否有NaOH 剩余做进一步探究
实验步骤:小渊同学取该洗气瓶内溶液50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至无气泡冒出为止,共用去稀盐酸60克,所得溶液质量为107.8克.试计算:
(1)该洗气瓶内溶液中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
(2)50克该洗气瓶内溶液中剩余的氢氧化钠质量为
0.8
0.8
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潍坊)小娜及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黄铜中铜和锌的含量及其性质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
HCl+AgNO3=AgCl↓+HNO3,AgCl是一种白色沉淀,这个反应在化学上用于检验和鉴别.
【提出问题】测定黄铜中锌、铜的质量分数.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设计】(略).
【探究实验】
①先将黄铜在热碱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除去表面的油污.然后再放在稀盐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
除去合金表面的氧化膜
除去合金表面的氧化膜
.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干燥,取少量研碎,称取质量为ag.
②将ag试样放入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搅拌使其充分反应.
③将小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
洗涤、干燥
洗涤、干燥
(请将此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④称取固体的质量为bg.
⑤计算出黄铜中锌和铜的质量分数.
【反思与评价】
在步骤1中,若试样用蒸馏水洗涤之后,不干燥,则计算出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将
偏大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拓展探究】
①重复【探究实验】步骤1.
②将ag试样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并对滤液的组成进行探究.
(1)锌和硝酸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2AgN03=Zn(N032+2Ag
Zn+2AgN03=Zn(N032+2Ag

(2)同学们对蓝色滤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其中只有两种猜想可能成立,这两种猜想是:①溶质为硝酸锌和硝酸铜;②溶质为
硝酸锌、硝酸铜和硝酸银
硝酸锌、硝酸铜和硝酸银

(3)设计两种实验方案来验证以上猜想.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在滤液中插入一根铜丝
铜丝表面无变化
铜丝表面无变化
猜想①成立
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猜想②成立
方案二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滤液无明显变化
滤液无明显变化
猜想①成立
生成白色沉淀
生成白色沉淀
猜想②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南平)《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传世科普经典,今天我们沿着大师的足迹,对“蜡烛的燃烧”再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在水槽固定一支生日蜡烛,加入适量8%的氢氧化钠溶液,点燃蜡
烛后,将一支大试管迅速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如图1),请你帮助完
成下表实验报告:
实验现象 解释或化学反应方程式
(1)蜡烛逐渐熄灭,试管内的
液面逐渐
上升
上升
试管内氧气越来越少,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压强降低
(2)取试管中部分液体滴加足量
盐酸可观察到有小气泡产生
写出产生小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反思】
用玻璃片盖住试管口将试管从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取出时,要戴着橡胶手套进行操作,原因是
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
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

【实验拓展】
点燃一根直径为4cm的蜡烛,观察到烛芯周围有一杯状的烛油.蜡烛燃烧的质量与燃烧的时间呈现如图2所示的关系.
(1)据图判断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稳定
稳定
(选填“稳定”或“不稳定”)
(2)烛芯周围的烛油没能发生燃烧的原因是
温度没有达到烛油的着火点
温度没有达到烛油的着火点

(3)事实上,人的呼吸与蜡烛的燃烧在某些化学原理论,人的呼吸与蜡烛的燃烧在某些化学原理上相似,请写出其中的一点
都有氧气参加反应
都有氧气参加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周三的化学兴趣活动中,小吴同学拿出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同学们对其组成进行探究.根据该红色粉末的来源,老师判断其可能由Cu、Fe2O3两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I.定性探究:
【提出问题】该红色粉末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猜    想】红色粉末可能是:①Cu       ②Fe2O3    ③
Cu和Fe2O3
Cu和Fe2O3

【查阅资料】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设计实验】(1)小玲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充分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得有色溶液.则猜想
一定不成立,其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2)小伟向小玲得到的有色溶液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铁丝,反应充分后,观察到
铁丝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析出
铁丝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析出
现象,得出猜想③成立.
Ⅱ.定量探究:
【提出问题】该红色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呢?
【设计实验】小晨称取该红色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如图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至高温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物质的总质量(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48.3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47.1g

洗气瓶和瓶中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258.6g 洗气瓶和瓶中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261.9g
【交流讨论】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
 高温 
.
 
2Fe+3CO2
3CO+Fe2O3
 高温 
.
 
2Fe+3CO2

(2)根据上述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计算:红色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80%
80%

(3)从环保角度看上述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在B导管口处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
在B导管口处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

Ⅲ.拓展延伸
【提出问题】实验后B装置洗气瓶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呢?
【设计实验】小华同学取该洗气瓶内溶液50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至无气泡冒出为止,共用去稀盐酸60克,所得溶液质量为107.8克.通过计算回答:
(1)生成二氧化碳
2.2
2.2
克.
(2)从洗气瓶内取出的50克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3)Ⅱ中定量实验结束后洗气瓶内溶液中的溶质是
NaCl
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