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

D.吹灭蜡烛后的瞬间,烛芯处产生大量黑烟


【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中和反应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电解水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生成了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D、吹灭蜡烛后的瞬间,烛芯处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黑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右侧“O”表示(  )

A.氢元素   B.氢原子   C.氧元素   D.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B.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二氧化氯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如图是生产二氧化氯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氯原子),依据上述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2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甲、乙,加热到40℃时,乙溶液为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在河边玩耍,带回来一些水样进行研究.小明观察到自己带回的水样有些浑浊,要除去水样中的不溶物,应采用的方法是  .操作时应选择的仪器是玻璃棒、(填图中序号) ,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物质,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用不锈钢制炊具

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米酿成醋

D.将西瓜放进榨汁机榨取西瓜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写序号,下同).

(2)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  g.

(3)t2℃要将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1)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

(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

(3)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

①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②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

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____________

部分变质

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红

②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

②没有气泡产生

____________

(4)小结与思考:

①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只要求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