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MgO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硫酸镁和木炭高温煅烧的产物为MgO(固体)、SO2CO2CO、硫蒸气。

1)工业上,SO2的任意排放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化石燃料燃烧是产生SO2的主要原因,下列做法能减少SO2排放的是_____ (填字母)。

a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b向高空排放SO2

2)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COH2可化合成燃料甲醇(CH3OH),该反应中COH2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若COH2中混有H2S气体,H2S会与催化剂中的Cu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其中一种产物为Cu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利用如图装置对硫酸镁和木炭进行高温煅烧,并对产生的四种气体进行分步吸收或收集。

已知:常温下,硫为固体;SO2CO2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

装置BC中的溶液分别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NaOH溶液

b KMnO4溶液

装置BC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

装置D的作用是_____

若将装置A中的固体隔绝空气加热至500℃,就会变成蒸气,其中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

【答案】酸雨 a 12 Cu+H2SCuS+H2 b a 吸收SO2 吸收CO2 收集CO S4

【解析】

SO2的任意排放,在空气中经过一系列的变化生成硫酸,随雨水落下形成酸雨,所以SO2的任意排放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酸雨;向高空排放SO2,只是稀释了空气中SO2并没有减少SO2的总量,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可以减少SO2排放,所以能减少SO2排放的是:a

COH2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生成甲醇,化学方程式为: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COH2的分子个数比为12;题中已知H2SCu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CuSH2,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3)因为硫酸镁和木炭高温煅烧的产物为MgO(固体)、SO2CO2CO、硫蒸气,气体混合物先通过A装置的长玻璃管,使硫蒸气冷却变成固体留到玻璃管内;因为SO2CO2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CO2不与KMnO4溶液反应,CO既不与NaOH溶液反应,又不与KMnO4溶液反应,所以要先让SO2CO2CO通过装置B中的KMnO4溶液除去SO2,剩余气体继续通过C装置中的NaOH溶液除去CO2,因为CO难溶于水,再把CO通过D进行收集;所以:①装置BC中的溶液分别是ba;②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SO2;装置C的作用吸收CO2;③装置D的作用是收集CO

④设该气体的化学式为Sx

解得x4

该气体的化学式为:S4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工固氮”的新方法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1)依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气进入大气后与水作用,可能形成“碱雨”,写出碱雨中的碱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3)氨是氮肥工业的重要原料。某化肥厂生产铵态氮肥(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加入的X应为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H2SO4 B CaSO4 C SO2

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闻药品气味B. 取适量液体

C. 取液体时挤入空气D. 两人合作滴加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B. 过滤

C. 检查气密性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KClO3MnO2O2,反应后分离KClMnO2(难溶于水)。下列图示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用此装置制取O2B. 用此装置收集O2

C. 用此装置过滤D. 用此装置蒸发滤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不纯的样品,可能混有、K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品10.6g,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4.4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样品中--定含有 B. 样品中-定不含KC1

C. 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D. 该样品组成有两种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

B. 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 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

D. 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获得两包制作跳跳糖的添加剂,一包是柠檬酸晶体,另一包是标注为钠盐的白色粉末。将少量柠檬酸和这种白色粉末溶于水,混合后产生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确定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该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碳酸钠;猜想2.碳酸氢钠;猜想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

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实验探究1)小亮、小刚分别对有关猜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亮

小亮将白色粉末溶于水后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

pH______(填”““=”7

溶液呈碱性,猜想1成立

小刚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试管A中有水珠产生,试管B中液体变___________

猜想2成立,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实验质疑)

1)小红认为小亮的实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用文字叙述)。

2)小明认为小刚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猜想2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用文字叙述)。

(注意:若答对下列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实验探究2)为了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小戚称取10g白色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g,通过计算并分析实验数据确定猜想3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

(结论分析)探究后他们查到该白色粉末的成分为碳酸氢钠,那么你认为白色粉末中的碳酸钠是如何产生的?写出产生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中和反应后,做了如下实验:

【观察与讨论】甲同学观察到 B 烧杯中出现___________ 现象,于是甲同学认为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其理由是________

为了科学处理废液,同学们对 B 烧杯中上层溶液里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B 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Na2SO4

乙同学猜想:Na2SO4、NaOH

丙同学猜想:NaOH 、Ba(OH) 2

丁同学猜想:Na2SO4、H2SO4

【实验探究甲同学实验 B 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先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 液,溶液变成红色,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于是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猜想正确。请你评价甲同学的实验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实验 B 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乙同学结合甲同学实验确定了溶液中溶质为 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同学们根据探究结果合理的处理了废液。

【反思与总结】

a.通过甲同学实验可知,判断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发生了,可以通过实验验证 _______ 即可;

b.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可知,猜想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不仅要考虑可溶于水的反应物及生成物,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