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1)若该粒子为一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则x=______y=______

(2)若该粒子为R2+,则x=______y=______

(3)若该粒子为Mn-,则x=______y=______

【答案】 18 8 22 0 18 18-n

【解析】(1)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个数是8(氦除外),y=8,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2+8+8=18。 (2)最外层是8个电子的结构是稳定结构,粒子R2+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故y=8R2+粒子R原子失去了2个电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2+8+8+2=22(3)最外层是8个电子的结构是稳定结构,粒子Mn-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y=8Mn-粒子M原子得到了n个电子后有2+8+8=18个电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18-n。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KClO3

580

KClO3、MnO2(质量比1:1)

350

KClO3、CuO(质量比1:1)

370

KClO3、Fe2O3(质量比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_______与实验4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反思】(1)若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_______________不变;

(2)画图(在下面空白处画出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_____________

(3)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你再探究(探究一种因素即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34n6

B. 属于金属元素

C. 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

D. 在化学反应中,硒原子易失去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②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3)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_______(填序号)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若将发生装置改为C,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中常用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氨气。通常状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欲制取氨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序号),若用装置G收集一瓶氨气,则氨气应从___(填“a”或“b”)端通入,多余的氨气应进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有关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单质______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__________

(2)写出一个氧气与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___

(3)缓慢氧化是氧化反应,但没有剧烈的发光放热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 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D. 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

B. a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C. a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

D. 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

B. a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C. a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

D. 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B. 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

D. 实验时,只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