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分析 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家用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B、室内起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火势更旺,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水可以灭火,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选项说法错误.
D、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可以稀释燃气、降低温度,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止爆炸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用5.6克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生成氢气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9•肇庆)卡拉OK歌厅的装修材料使用了许多吸音材料,如泡沫、海绵等.它们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泡沫、海绵是可燃物

B.泡沫、海绵的着火点很高

C.燃烧的浓烟中含大量有毒气体

D.着火时尽快用湿布捂住口鼻,撒向安全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图1.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和②的名称:①是铁架台;②是酒精灯.
(2)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3)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当氧气从集气瓶口逸出时,则此时集气瓶已经收集满了,集气瓶正(填:“倒”或“正”)立在桌面上.若改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导气管应插到集气瓶的底部.
(4)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D.熄灭酒精灯
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AEFD(填序号).
(5)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导致试管破裂,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你认为不正确的是(填序号)C.
A. 加热时试管口向上
B.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即加热
C.预热后,用酒精灯外焰对准受热部位加热
D.没有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便停止加热
(6)用排水法将集满氧气的两个集气瓶如图2所示放置,并分别同时迅速插入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发现木条均复燃,且甲中燃烧比乙中更旺,该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有助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小华同学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操作流程如图:

(1)小华同学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10g(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未放纸片;
(3)假如用25%的NaCl溶液来配制上述稀溶液,则需要25%的NaCl溶液的质量为:40克,加水10mL
(4)在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已偏向分度盘左侧,他接下来的操作是要在左盘上减少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
(5)在量取水的过程中,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操作如图所示,其中规范的是B(填序号).

(6)如果小华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则造成此误差的可能原因有:AB(填序号).
A.称量前天平没有调平    B.纸上残留少量食盐  C.向烧杯中加水时,有少量水溅出烧杯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酒后驾驶分两种: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饮酒后驾车,经测定其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8毫克,属于醉酒驾驶.
(2)酒精(C2H5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计算式为(12×2):(1×6):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配制50g 溶质质量分数5%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CBDEA.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B.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加速溶解.
(4)若用2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需25%的氯化钠溶液10g;蒸馏水40g;
配制时应选用50mL(选填“10”、“20”、“50”、“100”)的量筒量取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回收利用废金属可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某工厂利用含铜废料(含Cu、Zn,其他杂质不溶于水、不参加反应)制取铜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2Cu+2H2SO4+O2$\frac{\underline{\;\;△\;\;}}{\;}$2CuSO4+2H2O
(1)操作②和③的名称是过滤.
(2)溶液A中一定含有CuSO4、ZnSO4
(3)固体C中含有Cu、Z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我爱生活,我爱化学”,城市居民生活所需净水,主要靠自来水厂供给.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将绥江河受污染的河水(主要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净水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
(1)图中若加入的A物质是明矾,则其作用是产生胶状物,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
为除去水中的固体沉积物和一些难溶性垃圾,进行了实验操作Ⅰ,则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
(2)我国生活饮用水的标准:
感官指标化学指标细菌学指标
水质无色无味且澄清透明pH:6.5~8.5;总硬度<250mg/L(以碳酸钙计);铜<1.0mg/L…等细菌总数<100个/mL等
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图中属于“细菌学指标”的液体是③.
①液体B                ②液体C               ③液体D
(3)取流程中进入用户的水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此饮用水是硬水(选填“硬水”或“软水”).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加热煮沸方法.
(4)流程中,在液体C中加入氯气的目的是杀菌消毒,液体D通过操作Ⅱ得到蒸馏水,则操作Ⅱ的名称是蒸馏.
(5)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6)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D.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7)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2.5mL 或1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