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为研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两种溶液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A、D中酚酞均变_______色,说明两种溶液都呈碱性。

②B中溶液的pH______7(选填“>”、“<”或“=”)。写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③四支试管内的物质在G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烧杯内无沉淀),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HCl+NaOH═NaCl+H2O 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

【解析】

酚酞遇碱性溶液红色。AD中酚酞均变红色,说明两种溶液都呈碱性;

由实验的过程可知,B溶液中有过量的盐酸,显酸性,溶液的pH7;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由题意可知,四支试管内的物质在G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烧杯内无沉淀),说明了溶液呈酸性或中性,不存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钾;混合时过量的盐酸能与氢氧化钠、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钙反应,所以反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可能含有的溶质是氯化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碳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多角度探究。

探究一 气体的制取

(1)写出图中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

(2)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若装置A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则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生活中有许多物品可以代替实验仪器,关闭K2k3,打开K1,若用装置F所示的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CO2,则F装置_____(“a”“b”)端与B装置相连。

探究二 气体的性质检验

打开K2、关闭K1K3,用于检验制取的二氧化碳性质。

(4)若装置C中试剂是澄清石灰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探究三 测定气体生成的反应速率

关闭K1、K2,打开K3,可测一段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速率。所测得数据如下:

稀盐酸的体积(mL)(反应前)

大理石质量(g)(反应前)

E装置收集的液体量(mL)

反应时间(S)

50

5.0

37.8

100

(5)实验时在D中加入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若生成气体的反应速率用公式V=V/t表示(V表示生成的气体的体积、△t表示反应所用的时间),由实验数据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速率为_______________m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

B.若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由于金属铜具有良好的________,常用于制作导线。

(2)现有如下实验装置(每支试管中均放有完全相同的洁净铁钉):

①一段时间后甲同学观察到:_________试管中的铁钉明显生锈了。由此得出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为防止金属锈蚀,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

③铁制品中不能盛放稀盐酸的原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家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到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

对此粉末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粉末一定是碳酸钙 B. 该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C. 该粉末一定是一种碱 D. 该粉末中一定只含有碳酸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到是( )

A. 图中X=2.9

B. 甲、丙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比为86:29

C. 组成丁的元素种类一定与甲、丙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相同

D.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甲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乙和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甲____;乙____

(2)A是一种黑色固体粉末,能加快甲的分解速度,但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则A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__作用。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符号表示或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意义:

(1)2个铝原子_________

(2)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

(3)2HCl_____________

(4)8个水分子_________

(5)4个钠离子_________

(6)氩气________

(7)氢氧化铝__________

(8)正二价的镁元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实验的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B. 乙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