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物质混合、反应等过程中,存在着“1+1≠2”的有趣现象,通常情况下,下列选项不符合“1+1 <2”的是

A.1L酒精与1L水混合后溶液的体积

B.1L氧气和IL氢气反应后气体的体积

C.1g氢氧化钠溶液和1g稀硫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D.1g氢氧化钡溶液和1g稀硫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答案】C

【解析】

A1L酒精与1L水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小于2体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氧气和氢气按体积比12反应,1L氧气和IL氢气反应生成水,氧气过量,剩余气体是氧气,体积小于2L,选项B不符合题意;

C1g氢氧化钠溶液和1g稀硫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没有气体和沉淀生成,反应后的溶液质量等于2g,选项C符合题意;

D1g氢氧化钡溶液和1g稀硫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氢氧化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稀硫酸有剩余,溶液的质量小于2g,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 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 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 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为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可用C装置收集甲烷,说明甲烷_____

4)用C装置收集甲烷时,气体应从导管_____(选填“b”或“c”)端通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1)铁与水蒸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为适应火车提速,沪宁线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技术人员用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在高温下使之反应,产生铁和氧化铝,生成红热的铁水来填充缝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Fe2O3Al2O32Fe,该反应属于_____

3)将一根银白色的铁丝伸入到了一种蓝色的液体中,片刻后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中常用仪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从“AE中选择”)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若用F装置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气体,瓶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用化学式填写),气体应从____________(填“a”或“b”)端导管导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粗盐中除了含有泥沙等难溶性物质外,还含有可溶性杂质Na2SO4MgCl2CaCl2为了除去其中的可溶性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过程。

1)①②③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

2Na2CO3需要在BaCl2之后加入,为什么?_________

3)最终得到的氯化钠固体与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相比,质量增加,请写出导致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一个)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在验证“氢氧化钙溶液导电性”的实验时,发现除了两根石墨电极表面分别产生氢气、氧气外,还出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容器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可能是电解过程中放热,温度升高使氢氧化钙固体析出;

丙同学:可能是石墨电极被通电时产生的活性氧氧化产生的CO2与石灰水反应产生了沉淀。

(设计实验)

(1)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装有10ml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10ml蒸馏水,接通电源,计时3分钟

a.两电极表面均产生气泡, 溶液体积几乎无变化;

b. ___________________

甲同学猜想不正确

乙: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猜想不正确

:将电解实验中产生的白色浑浊过滤,并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猜想正确

(2)产生白色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实验后,为了防止废液中过量的盐酸污染环境,他按照传统方式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石,并同时用pH传感器测整个过程的pH变化,即从开始反应到最终不再产生气体直至过量石灰石沉淀分层,静置一段时间后得到的图像如图所示。最终溶液pH1.7,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ABpH.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BC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你对“在不同指示剂的情况下,用过量石灰石除去废液里的稀盐酸”这种方案的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点燃条件下,AB反应生成C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改变B.该反应中AB的分子数之比为1:1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J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可用在铅酸蓄电池中、G是最清洁燃料、H是蓝色沉淀,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卜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

(2)E的一种用途是

(3)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