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空气的成分中氮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大约是 B. 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

C.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硅 D. 催化剂可以减慢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答案】D

【解析】

A、在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21%约为20%,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约为80%,所以氮气和氧气的体积分数为:80%:20%=4:1,故A错误;B、空气污染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故C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有的反应中是加快反应速率,有的反应中是减慢反应速率,所以催化剂可以减慢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故D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CO_2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

(1)猜想:

猜想I: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固体NaOH;

猜想II: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

则CaO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如图所示:

(3)判断:

a.若Ca(OH)2、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②现象判断:猜想II________(填:成立、不成立)

b.操作④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________(写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I________(填:成立、不成立).

c.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________

(4)拓展: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________保存;操作③中玻棒的作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联系所学的的性质,结合以下短文的相关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年,美国科学家卡尔克里斯特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制取出盐粒大小的氮(化学式为).在制取氮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部分设备.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则它可能会成为火箭和导弹后级的理想燃料.氮是由排列成形的个氮原子结合而成的,化学性质极不稳定.

比较氮气和氮的异同点:

氮气

不同点

分子构成

________

________

物理性质

________

________

化学性质

________

________

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想象一下在应用领域有哪些用途?(至少写条)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A~ 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图A装置中的无色液体可用于检验氧气中含少量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2)图B所示实验是“铁的锈蚀实验”,观察到的现象:银白色铁丝生锈,同时烧杯中的红墨水被吸入导管中。根据此实验的现象,并结合“热胀冷缩”原理,可知在密封体系内,气压变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气压变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①密封体系内气体总量增多; ②密封体系内气体总量减少;

③密封体系内的温度升高; ④密封体系内的温度降低。

(3)图C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_________,下列操作不妥的是_________

①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实验前未夹紧止水夹

③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④红磷足量

(4)图D实验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5)图E所示实验观察到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纸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___ (用化学符号表达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含杂质的铁片加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共收集到氢气,该铁片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

1)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 ,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2)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u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3)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4)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 (填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1u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中都用到了水,其中说法或结论有错误的是(  )

A. ①烧杯中的水:通过导管中水面的上升得出铁生锈需要消耗氧气

B. ②水槽中的水是反应物,电解后左管和右管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2:1

C. ③烧杯中的水起溶解二氧化碳的作用,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 ④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的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1为放置在空气中的铁锅其中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2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

C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3在研究金属性质时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一定量铁粉加入到硫酸锌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然后对滤纸上的物质进行分析和实验。

【提出问题】滤纸上的物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甲认为只有铜;乙认为是铜和铁的混合物;丙认为是铜、铁、锌的混合物。

【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的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结论】同学们通过实验确定了滤纸上物质的成分请填写下表空白。

实验步骤

现象和结论

有关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滤纸上剩余的物质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钢铁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材料。

①工业炼铁的反应过程如图3所示。其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在工业冶炼中要得到224 t理论上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四位同学按表格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其中判断错误的是( )

A. 小春说:碳、氢、氧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B. 小夏说: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 小秋说:氧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8

D. 小冬说: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