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实验方法或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称量固体氢氧化钠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除去H2中的HC1

D.稀释浓硫酸

【答案】C

【解析】

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因此称量氢氧化钠固体应盛放在小烧杯或玻璃器皿中,不能用称量纸,选项A操作不正确;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药品燃烧后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造成集气瓶中压强减小,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从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假设用木炭测定,木炭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会造成压强差,因此不能用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项B操作不正确;

C、除去氢气中含有的氯化氢气体,可以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氯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不溶于水,因此可以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选项C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能使水沸腾,使硫酸液滴四处飞溅,因此一定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选项D操作不正确。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_

(2)t2℃时,溶解度相等的物质是_______

(3)欲将A溶液的状态从M 点转化到N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4)将等质量的t3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的质量最多的是_____

(5)配制t2℃时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农村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在开展实验活动时,利用山泉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结果几次配制所得的溶液都出现浑浊的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容器底部还出现白色沉淀物。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此奇异的现象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用山泉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出现浑浊?白色沉淀物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Ⅰ、氢氧化钠样品不纯,含不溶性杂质;

Ⅱ、氢氧化钠与溶解在山泉水中的某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1)小明通过实验很快就排除了猜想Ⅰ,他的实验是_____

查阅资料:本地山泉水是硬水,含较多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会分解,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都有碳酸钙生成。

2)小红取来少量的山泉水于烧杯中,往其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到_____的现象,确认所取的山泉水是硬水。

3)小明和小红取含有碳酸钙的沉淀物进行实验:取少量的沉淀物,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实验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该山泉水经过_____(填操作名称),就可用于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② ____

2)实验室要得到平缓的二氧化碳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___

3)利用装置 D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下面是排水集气法的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_____ (填序号)

①待集气瓶内充满气体后,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②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再撤导管

5)甲烷(CH4)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晶体与和碱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备甲烷。请你从上图中选出制取一瓶甲烷所需要的装置组合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接触而被锈蚀。

2)铝可以压成很薄的铝箔,利用了铝的_____

3)生铁和钢是两种铁合金,从组成上看,二者的_____不同。

4)我国是最早采用湿法冶铜的国家。文献记载“胆铜法”:用铁与“胆水"(含CuSO4)反应获得铜,铁与“胆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有固体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 剩余固体肯定含有银

B 剩余固体肯定是银和铜

C 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Fe2+Cu2+

D 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含有Ag+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在水溶液中,乙醇(C2H5OH)不发生电离;溴化氢(HBr)电离产生氢离子(H+)和溴离子(Br-);氢氧化钠电离产生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这三种溶液的组成推断,溴化氢的水溶液显_______性。

2)写出上述物质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9世纪50年代,白磷火柴在欧洲普遍流行。19 世纪末,人们发现利用白磷做火柴的工人,易患一种磷毒性颌骨坏死的疾病,至此白磷的毒性受到关注。各国也在不同时期宣布禁止生产和销售白磷火柴,于是火柴上的白磷渐渐被红磷取代。现代火柴头主要成分是氯酸钾和硫磺,火柴盒侧面的磷皮则使用了红磷,辅料包括石蜡、二氧化锰、炭黑、黏合剂和稳定剂等。

纯净的白磷是无色透明的晶体,遇光会逐渐变黄,因而又叫黄磷。白磷剧毒,误食0.1g就能致死。白磷接触皮肤也会引起吸收中毒。白磷不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经测定,白磷的分子式为P4。白磷最特殊的性质就是能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反应产生的部分能量以光能的形式放出,故在暗处可看到白磷发光。当缓慢氧化积累的能量达到它的着火点(40° C)时便发生自燃,因此白磷通常储存在水中。

白磷和红磷虽然一字之差,但是它们的结构、着火点和毒性却有很大不同。白磷有剧毒、着火点低、是四面体型分子,而红磷无毒、着火点较高,是链状分子。

物质性质

白磷

红磷

毒性

剧毒

无毒

着火点

40 °C

240 °C

分子结构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的物理性质_________(任写一条)。

2)白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现代火柴摩擦生火时燃烧的物质中,除木棍外还有_______

4)白磷通常保存在水中,而不放置在空气中的原因是_________

5)白磷与红磷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 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 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

A. pH=4 的盐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

C.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