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3783  143791  143797  143801  143807  143809  143813  143819  143821  143827  143833  143837  143839  143843  143849  143851  143857  143861  143863  143867  143869  143873  143875  143877  143878  143879  143881  143882  143883  143885  143887  143891  143893  143897  143899  143903  143909  143911  143917  143921  143923  143927  143933  143939  143941  143947  143951  143953  143959  143963  143969  14397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省略),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①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采用C装置收集氧气,若要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可以采用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填操作方法及现象).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要撤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原因是防止冷水倒吸炸裂试管.某学生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空气,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集气瓶内没有事先灌满水(答一条即可).
(3)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若F集气瓶内装满水,要在此集气瓶内收集一瓶氧气,则气体应从b端进入.若要控制反应速率,你认为将装置作怎样改进?把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
医院给病人接氧气时常用到F装置,先在瓶中装入半瓶水后将b端接入病人鼻孔,你能说出此装置在给病人接氧气时所起的作用吗?判断输出氧气的快慢.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NH3),则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A.收集氨气的装置只能用D,而不能用C或E.由此可知氨气应具有的性质是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并且可以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A、B两图分别表示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请填空:
(1)A图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B图中水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3)B图中的铁丝要绕成螺旋状的原因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
(4)集气瓶中的水可以用沙子代替吗?谈一谈你的看法.沙子不能吸收二氧化硫,A中水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沙子可将熔化物与瓶底隔开,B中水可以用沙子代替;
(5)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燃烧物伸入集气瓶中的正确操作是从上而下慢慢伸入,你的操作理由是使燃烧物与氧气充分反应;
(6)若B图中铁丝没有燃烧,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铁丝表面有锈等(答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表示氢原子”和“ 表示氧原子”.

(1)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微观图示.你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请写出该微观模拟图所表示的文字表达式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
(3)请你依据上图提供的信息从物质变化、物质组成、物质构成、分子构成四个方面各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语言描述.
①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②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④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你还能说出几条吗?
⑤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⑦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通电;
⑧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化合物,生成物是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各空:
(1)3个氮气分子3N2                
(2)2个水分子2H2O
(3)5个硫原子5S                   
(4)3个镁离子3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名称:①集气瓶;④试管.
(2)当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制取装置的仪器组合是①③④⑤⑥(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Ⅰ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与实验室用双氧水(选填“高锰酸钾”或“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相同.
Ⅱ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立即熄灭,说明已经集满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蜡烛会浮在水面.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a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发现问题]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李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①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验证](1)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①(填序号).
(2)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发现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
(3)熄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这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为假设③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①②,因为二氧化碳、水蒸气都不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2010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九龙江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浑浊,有异味,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甲同学经过该操作处理后,水样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改进操作后,滤液澄清了,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肥皂水进行检验.
(3)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 B(填序号).
A.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4)温泉水富含钾、钙、镁、氟、硅等,这里的“钾、钙、镁、氟、硅”指的是C(填序号).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frac{1}{5}$
C.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的仪器名称①试管   ②集气瓶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下同),用于铁丝燃烧实验的氧气最好选择图中的E收集,请写出该制氧方法的化学反应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某同学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造成该意外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
(3)用图C装置收集氧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接下来的操作是盖好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
(4)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二氧化氮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化肥和水,实验室常用铜和浓硝酸溶液反应制取二氧化氮,气体可用浓硫酸干燥,制取二氧化氮的发生装置是B;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氮,气体从b(填a或b)端进入,为了防止二氧化氮污染空气,装置F排出尾气的一端要与装置H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共表示了4种元素的微粒,其中表示阴离子的是D(填序号,下同),稀有气体原子的是E.
(2)D微粒的质子数为8;B属于金属元素.
(3)图中属于稳定结构的有D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