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2010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九龙江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浑浊,有异味,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甲同学经过该操作处理后,水样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改进操作后,滤液澄清了,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肥皂水进行检验.
(3)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 B(填序号).
A.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4)温泉水富含钾、钙、镁、氟、硅等,这里的“钾、钙、镁、氟、硅”指的是C(填序号).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分析 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硬水和软水的鉴别、保护水资源的措施以及物质的元素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过滤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颗粒,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或是承接滤液的烧杯本身不干净;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锰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填:过滤,滤纸破损,吸附,物理;
(2)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故填:肥皂水;  
(3)A.合理使用化肥农药能保护水资源;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能保护水资源;
C.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污染;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
故填:A B;  
(4)温泉水中含有的钾、钙、镁、氟、硅属于元素,故填: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净化水的方法,解答时要理解活性炭在吸附色素和异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符号,既有微观意义,又有宏观意义的是(  )
A.2H2B.3N2C.4FeD.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2)乙炔(C2H2)在氧气中充分燃烧2C2H2+5O2$\frac{\underline{\;点燃\;}}{\;}$4CO2+2H2O.
(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2NaOH+CuSO4=Cu(OH)2↓+Na2SO4
(4)电解水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可吸入颗粒B.SO2C.NO2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放
B.自来水一般都是纯净物
C.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A、B两图分别表示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请填空:
(1)A图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B图中水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3)B图中的铁丝要绕成螺旋状的原因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
(4)集气瓶中的水可以用沙子代替吗?谈一谈你的看法.沙子不能吸收二氧化硫,A中水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沙子可将熔化物与瓶底隔开,B中水可以用沙子代替;
(5)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燃烧物伸入集气瓶中的正确操作是从上而下慢慢伸入,你的操作理由是使燃烧物与氧气充分反应;
(6)若B图中铁丝没有燃烧,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铁丝表面有锈等(答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二百多年前,哪位法国科学家利用天平进行定量实验,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
A.拉瓦锡B.居里夫人C.门捷列夫D.张青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是一种浅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是生产锂电池的原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验证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并用热重法(TG)确定其分解后所得固体产物的组成.探究过程如下:如图1
【查阅资料】
1.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是H2O、CO、CO2
2.白色的无水CuSO4遇水蒸气会变成蓝色.
3.浓硫酸具有吸水干燥的性质.
4.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实验设计】

(1)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套实验装置的明显缺陷是没有处理尾气.
(2)可选择以下实验装置中如图2的乙(选填“甲”或“乙”)作为虚线中的“热分解装置”.
【问题讨论】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白色无水CuSO4变成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填化学方程式),E中黑色固体变红色(填实验现象),则可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是H2O、CO2、CO.
(4)该兴趣小组进行上述实验时,先点燃热分解装置中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E处的酒精灯,原因是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防止CO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受热爆炸.
(5)若通过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来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有CO,则需在C和D装置之间增加盛有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其作用是NaOH.
【数据分析】
(6)称取3.60g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相对分子质量是180)用热重法对其进行热分解,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3所示,请分析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过程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2O4•2H2O$\frac{\underline{\;\;△\;\;}}{\;}$FeC2O4+2H2O↑.
②300℃时剩余固体只有一种且是铁的氧化物,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或名称Fe2O3
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用如图提供的装置与试剂,组装一套用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并回答问题.

(1)实验时气体按图示从左向右移动,则这套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接口字母):e→b→c→a
(2)实验开始时是先通一氧化碳,还是先加热氧化铜?为什么?先通一氧化碳,防止气体不纯,加热时发生爆炸;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frac{\underline{\;\;△\;\;}}{\;}$Cu+CO2
(3)装置A中足量澄清石灰水的作用:
①检验生成物中的CO2
②除去了尾气中的二氧化碳.
(3)实验后怎样处理气球中的尾气点燃,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贮存在装置C中的CO是先在贮气瓶中注满水,然后用排水法通入收集的.收集时,应从接口e (填“d”或“e’’)处进气;用CO气体进行实验时,可将水重新注入装置C中而将CO气体排出,此时水应从接口d(填“d’’或“e’’)流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